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5、汉宫争储(1)(1/2)

作者:某某某某某网友
“一只蝴蝶扇动翅膀,会在千里之外引起一场风暴。- *小说&”卫青不知道,就在他潜心读书练剑的时候,遥远的京城发生了一些事儿,让他未来的命运由此发生了改变。

长安,皇城,未央宫,史称景帝的大汉皇帝刘启已经卧‘床’多日。这位年仅四旬许的帝国皇帝时常生病,未央宫内外也见惯不怪。

自他即位以来,虽然因削藩集权,引发七国之‘乱’,却也很快平息了下去,历年的风调雨顺,让人民富足,国力大增,景帝自然成了人人称颂的明君。

在这一片歌舞升平的太平盛世,却也有不和谐的音符,这种压力来自北边游牧民族—匈奴,自古以来,匈奴就一直是中原帝国的心腹之患。

大汉立国数十年,匈奴的侵扰一直没有停歇过,除此之外,还有南边诸多蛮夷也因势而动,蠢蠢不安,景帝为此夙夜忧叹,寝食难安。除了多年的‘操’劳国事,刘启本身也是个风流种子,耗费在‘女’人身子上的‘精’力太多,也让他过早的衰老了。

这个时候躺在病榻之上,皇帝也不能安枕,历来后宫多争斗,储君之位群臣多有异议,就连皇帝自己,也对已经立为太子的皇长子刘荣不甚满意。

皇帝心力‘交’瘁,猝然病倒,躺在病‘床’之上,思绪却也一刻不能停止。他的皇子众多,都是自己的骨‘肉’,也没有亲疏之别,只是储君是将来的皇帝,要传承大汉江山,自然不得不考虑能力、‘性’格问题了,除了自身的能力,皇子的生母也是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因为皇帝的夫人多是青‘春’美貌,日后必然会成为太后,对朝政施加影响。

景帝心中的人选有两个,除了长子刘荣,就是十子刘彘,他们的生母分别为栗姬和王美人,都天香国‘色’,深受皇帝宠爱。

废储的原因表面看似乎是后宫争宠,太子刘荣为长,栗姬所生。由于皇后薄氏无出,栗姬的身价自然水涨船高,兼之栗姬本身姿容出众,一直深得皇帝宠爱。皇长子立为太子本是众望所归,而栗姬封后似乎也是水到渠成之事。

一日皇帝在栗姬宫中,夕阳夕照,景帝也颇多感慨。他自觉年岁渐长,身体每况愈下,不由得说起身后之事,景帝道:“朕百年之后,荣儿即位,你就是皇太后了,朕的那些个皇子、公主,你可要好好照顾。”

栗姬见皇帝如此,只觉得晦气,哪里顾得上细想,带着娇嗔道:“皇上不许说这种不吉利的话,皇上要活千秋万岁。皇子、公主都各有各的娘,我管好我们荣儿就可以了。他们一个个在宫里吵吵闹闹,臣妾看着都烦心。”

景帝是个良善之人,自然有深深地‘舔’犊之情,闻听此言不由得心头一凉,本想栗姬虽是浅薄之人,也不至于如此没心没肺?

谁知栗姬没有意识到皇上的神‘色’不对,仍然撒娇道:“皇上,臣妾当什么太后啊?宫中这么多贵妃、妃子的,你看看一个个都多神气啊?有谁听臣妾的啊?你看那些个皇子,都欺咱们荣儿心善,一个个蹬鼻子上脸的,要是荣儿当了皇帝,我就要好好收拾收拾他们。”

这一语点醒了景帝,本觉得刘荣心善懦弱,虽不至于英明神武,但做个守成之君尚可,加之栗姬浅薄,无力过多过多干预朝政,遂立为太子,哪知栗姬如此心‘胸’,让景帝一阵痛心,紧接着后心发凉。

景帝是个有为的皇帝,爱民如子,他有十几个子‘女’,对自己的孩子更是视若珍宝,一想到自己百年之后,栗姬会如此,不由得感到一阵悲凉,看来枕边这位美人不光是浅薄的问题了。

栗姬还在喋喋不休,景帝的思维已经走远了,汉帝国立国六十年,海内升平,只是外患不绝,如果有朝一日,内忧外患,双管齐下,那大汉需要的是一位强有力的领导人,才能力挽狂澜,显然,善良、怯懦的刘荣不是这个人。

景帝目光透过窗户,望向深邃的夜空,那里是北方,有强大的匈奴对着大汉虎视眈眈,从楚汉战争期间,铁蹄就时常踏入汉境,弯刀时常砍向边民,实在是大汉的心腹之患。高祖、惠帝、文帝,三代人没有能解决这个祸患,到了他自己,也束手无策,只能继续和亲政策。

景帝六年,匈奴人攻破上谷,杀太守,烧城池,掳走边民数万人,对这样的强盗,大汉却不得不低三下四,纳贡和亲。

和亲,本是要选公主嫁与匈奴单于,只是皇家的金枝‘玉’叶,自然不舍,好在魏其侯窦婴想到变通之策:大汉皇帝有权封任何人为公主,这才使得皇家骨‘肉’保全,只是许多宫‘女’、皇室宗亲的翁主因此远嫁匈奴,匈奴也对此心照不宣,睁只眼闭只眼,因为他们也很清楚,虽然能一时在军事上占优势,但泱泱大汉还是让他们感到天然的恐惧,所以,历来烧杀抢掠也仅限于边城。

直到匈奴的军臣单于上台,匈奴开始摆脱以前的束缚,开始使用骑兵攻入汉朝腹地。汉军猝不及防,使得匈奴长驱直入,兵锋直达汤泉宫,最终烧毁了这座始建于秦始皇时代的华美行宫,无数美轮美奂的宫殿毁于这些野蛮人之手。

匈奴人并不就此罢休,兵临城下又要求和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