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4、师者,授业解惑传道(1/2)

作者:某某某某某网友
有了李先生,卫‘女’的日子过得稍微有了点起‘色’,卫青从六岁起,也要每日到管家处报到,等待安排些活计。-- *小说&卫‘女’将同样年少的子夫也接到了身边,想姐弟俩有个伴。这卫子夫自小生得俊俏,七八岁的年纪便柳眉杏眼,明‘艳’动人,先生第一次见到她,就开玩笑般说道:“明眸皓齿谁复见?”卫‘女’隐约听懂实在夸子夫生得漂亮,做母亲的自然高兴:“唉,长得再漂亮,也不过是奴隶的‘女’儿,将来还不是要找个农夫、奴仆嫁了?还不如生得粗笨些,我这个当娘的也少‘操’点心。”

“非也非也,人生际遇如天道,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孩子将来的造化,只有天知道,今日让我见到她,自然不能让明珠‘蒙’尘,好吧,以后让子夫也跟着青儿来书房,能不能识得几个字,就看她的天资了。”

从此七岁的子夫和五岁的卫青就一起开始了求学生涯。她不但识字很快,对音律之事也很有兴趣,儒家自古讲究六艺,先生自然略通音律,子夫很快就能抚琴唱曲。

没有人知道,这个奴隶的‘女’儿,日后会母仪天下,成为大汉的国母。也许这一切的可能都因此而生,可以想象,博学多才的汉武帝,可能会喜欢一个美貌的‘女’奴,但绝对不会立一个不通诗书空有‘艳’‘色’的蠢‘女’人为后。后来的卫子夫,为汉武帝生了一子三‘女’,执掌汉室后宫三十八年。长子刘据‘性’情温和仁恭,被立为太子,后因巫蛊案,卫子夫被迫自缢,刘据死于‘乱’军之中。

对一个‘女’人来说这是到底幸运还是不幸?如果没有天生丽质的姿容,她或许会嫁给一个平凡的农夫或者家仆,若无太大变故,她将平淡安静的度过一生,也许可以安享晚年,可是当她被带进未央宫的那一刻起,她的命运就被另一个人掌握,这个人是天子,普天之下的王者,同时,命运也靠她自己去把握,因为自古后宫就是危机四伏之地,其间的争斗不比战场更有温情,身处其中者往往不比疆场拼杀的军人更轻松。

正如老子言,:“天道,微妙玄通,深不可识。”未来的事儿谁都看不到,但先生此刻看卫子夫却没有看错,能在汉武朝执掌后宫三十八年,绝非庸碌之辈,自有过人之处。

转眼间,两年过去了,平阳侯不时考问几个子‘女’的功课,对李先生的教导颇为满意。期间卫‘女’又生了一子,侯府中人都知道这是谁的骨血,也无人为难,先生给这个孩子起名为“歩”。

“我冒姓李,今生想得苟全‘性’命,终身也不敢以真名示人。唉,惭愧啊!身为人父,都不能给孩子自己的姓氏。哀莫大于此!”

“先生莫叹气,妾身知道你的难处。不管孩子姓什么,都是你的骨‘肉’。”尽管已有几年夫妻之实,卫‘女’依然恭敬的称他为先生。

“也罢,几个孩子都姓卫,这孩子也姓卫吧!以后有了这几个兄弟、长姐,长大也算互相有个帮衬。”自此,这个孩子就叫了卫歩,几年后,两人又诞下一子,从前例,起名为卫广。

自有了两个孩子,先生也开始考虑要结束漂泊的日子,于是用积攒下来的银钱,在平阳附近购置了一处宅院,还陆续添了几亩上好的水田。卫歩、卫广断‘奶’之后也送往了卫家,由已经十五岁的长兄卫长君和十三岁的长姐卫君孺抚养。

卫青聪慧好学,读书学习就如同他做人的态度一样,扎扎实实,从不投机取巧,三五年间,跟着李先生读了不少书,先生对他如同己出,自然倾囊相授。

在众多典籍中,卫青最感兴趣的就是那部《老子》,洋洋洒洒五千言,卫青背的滚瓜烂熟,不通之处,先生也是尽心指点。

“卫青,《老子》之言博大‘精’深、玄奥无极、包容万物,将来无论处江湖之远也好,高居庙堂之上也罢,都要以此为修身处世,安身立命之方。”卫青并不能完全理解先生所言,但却知道这是金‘玉’之言。

先生继续说:““你要记住一言:“尽信书不如无书!”老子云:道可道,非常道。说的就是不可羁绊于死板的理论,而是要在生活中不断体会,把圣人之言为己所用,却又不能受其约束、局限。此所谓“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卫青似懂非懂的点点头。

先生近日购房置田,心情大快,小酌了几杯,兴致盎然,将《老子》之言洋洋洒洒娓娓道来:“道冲,而用之或不盈。”道理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明白了对你一生受益。”

先生又喝了一口,继续道:“卫青啊,“至柔者莫如水”,你看那水流,看似柔弱无力,和万物不争,随方就圆,无可不可,流水最为柔弱,却不懦弱,在最低处时,柔和蜿蜒,但有一日成大势,就会大不可及,深不可测。所以说:“上善之人,如水之‘性’。处世之道,要以水为师。”

“人生一世,不求有所建树,只求不负男儿之身,意志要刚强,但与人相处必要谦和仁厚,“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受得了委屈,才能保全。”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踮起脚跟用脚尖是站不稳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