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13、公孙弘(1/2)

作者:某某某某某网友
公孙弘

“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小说&”此时,卫青的眼界,已经不是那个怯懦的小牧童,在旁人看来极其悲惨的生活中,他找到了指路的明灯,不断壮大自己。他的视点不断寻求突破,超越自我.已经开始尝试将现实与圣贤之言联系起来。

此刻,他再看山川溪流,已经有别于往日的新鲜好奇了,他开始考虑如何对地形、水势加以利用,以便完成兵书上讲述的完美战役。

“凡处军相敌,绝山依谷,视生处高,战隆无登,此处山之军也。绝水必远水,客绝水而来,勿迎之于水内,令半渡而击之利,‘欲’战者,无附于水而迎客,视生处高,无迎水流,此处水上之军也。”阳山上有山有水,卫青自然少不了一番推演,俨然将自己当成了统帅千军万马的将军,眼前假想中的军队纵马冲锋,而他运畴帷幄。

朝阳似血,卫青不禁感慨:““龙战于野,其血玄黄。”真正的战场是何等惨烈的景象。”

武圣孙子有言:“兵者,凶器也,圣人不得已而用之。”对于战争的残酷,卫青尚无直观的了解,但他善良的本‘性’,本能的抗拒剥夺别人的生命。但是他也深知,对敌人的仁慈就是对自己人的残酷。匈奴这个无恶不作的敌人就是他学习兵法、剑术的动力。

山上的草才冒了一点绿芽,草‘色’遥看近却无。这个时间放羊自然是一厢情愿。放眼望去,整座大山就只有郑家的一群羊。卫青现在也顾不上考虑羊能不能吃到草,而是急着填饱自己的肚子。

这个冬天,他因为当了孩子王,所以食物储备消耗很快,无论是肚子里还是嘴里,都缺少油水,继续打到猎物。

关了一个冬天的羊群来到广阔天地,也是高兴地四散开来,他任由羊群漫山遍野而上,自己却双手持弓,小心的在草丛,灌木丛中搜索着猎物。

‘春’天,万物复苏,处处充满生机,但经过一个冬天受冻挨饿的动物们却瘦弱不堪,现在绿草冒头,自然不会放过,全都离开藏身之所,所以很快卫青就发现了野兔的踪迹,只是草浅,他也很难隐蔽,还未靠近,兔子就已经溜走了。

费了半天时日,卫青还是一无所获,只好又翻过一个山头,他想,那里山坡向阳,草应该长得更高一点,兴许会有所收获。

果然,刚到山梁就见一只野兔在急急地啃食草芽,虽然刚刚捱过荒凉的冬天,这只兔子却很‘肥’大,卫青自然高兴,俯下身子,蹑手蹑脚的向前走去,感觉野兔到了‘射’程之内,搭箭弯弓,正待一箭‘射’出,突然左侧身后一声弓弦响,再看兔子,已经中箭倒地,四肢不断颤抖,一命呜呼。

卫青大吃一惊,已经有人捷足先登,他竟没有发现?只怪他的注意力完全都在兔子身上。

这时,草丛中钻出一人,身材不高,甚至有些猥琐,佝偻着腰肩,细看之下,年龄似乎也不小了。

那人也不做声,径直过去捡起兔子,才看看卫青,道:“兔子是我的了。”再无言语,便转身离开。

卫青暗道:“真是个怪人,我又不和你抢兔子,就这么冷冰冰的,这山野中就我们两人,多说几句话又会怎样?”

卫青对他也没什么感觉,见他态度冷淡,也不想过多纠缠,毕竟填饱肚子才是第一要事。他也打算离开,突然,那人腰间的东西吸引了他。

这个长相贫寒,衣着寒酸的老头,腰间竟然别着一卷书简,这让卫青大有兴趣。

这个面相有贫寒之‘色’,衣着寒酸的老头,腰间竟然别着一卷书简,这让卫青大有兴趣。

他读书之时,多有不解不通之处,做梦都想找个老师讲解一下,看这人的长相,不像读书人,而且对自己很冷漠,但万事无绝对,如果是落魄士子,这个年龄,应该是个饱学之士。

卫青急呼:“先生留步,在下卫青,想请教先生一二。敢问先生尊姓大名?”

卫青主动开口,倒让这个中年人有些局促,他没有料到这个孩子竟然一眼看出他是个读书人,而且称他为先生,自然不再拒人千里之外。停住脚步道:“哦,你小小年纪,也知礼数啊。老夫公孙弘,不敢称什么尊姓大名,不过是山野放牧之人,闲时也‘射’猎打打牙祭,呵呵。”

“公孙先生,小子卫青这厢有礼了。”卫青抱定讨教的打算,自然彬彬有礼。

卫青礼数周到,公孙弘很是高兴。他学了半生儒学,自然极其看重礼数,虽然一面之缘,对卫青却心生好感,于是走过来,两人在山梁迎着阳光坐下来聊:“哦,卫青,我知道你,你是郑家的小子,郑季的幺儿?年纪几何?”

卫青纳闷:“哦,先生何以知道小可?我母家姓卫,所以我叫卫青,年十四。我虽是郑氏之子,但全靠母亲养育才长到今日,虽现在郑家,但也不是心甘情愿,所以我坚持原本的姓名,不想为郑家之人。”

听了卫青这番话,公孙弘捻须点头说:“嗯,你小小年纪,竟然自己有这么大的主意,不错。有道是:“听其言而信其行,听其言而观其行”,我看你读过诗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