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2、兵无常势(1/2)

作者:某某某某某网友
汉军班师,屯兵于定襄、云中、雁‘门’一带。。 更新好快。皇帝着朝中元老重臣犒赏三军,全军饮宴三日。卫青着人为将士们述功请赏,此战涌现出了诸多年轻的优秀士兵,如赵破奴、高不识、仆多等人,非但勇武,斩杀数人,还在关键时刻眼光敏锐,奋不顾身冲破敌阵的薄弱处,都是可用之才,被破格提拔。

卫青召集诸将、校尉、议郎共聚一处,详细推演此战得失,军中新秀虽然官职卑微,但也囊括其中。这是卫青对匈奴的第五战,虽然五战五胜,但卫青以为汉军还是要不断学习,不断改进阵形和战法,才能保证立于不败之地。作为军中文吏,议郎将每战心得详细记录在案,以备后来者查询。

固然,汉军屡战屡胜,多次给予匈奴沉重打击,但强大的匈奴并未伤筋骨,卫青觉得正是节节胜利的时刻,更加应该谨小慎微。

大帐之上,卫青道:“水无常势,兵无常形,我军虽接连获胜,却不能不居安思危,匈奴人之强悍,诸位都已见识,加之有中行说从中出谋划策,所以我军不能大意。各营各部的训练非但不能松懈,还要进一步加强。”

众将:“诺!”

卫青:“匈奴人灵活机动,我军不如,每次遭遇敌人,击溃容易但歼敌难,所以诸位领军作战要注意运用战术,将敌人迂回包抄,集中歼灭。我汉军儿郎挥别父母妻儿,身负国恨家仇,每一个都很珍贵,我等为将者用兵,要慎之又慎,杀敌一千自损八百,这不是胜利,这是耻辱。以身涉险,逞一时之能,此匹夫之勇,已不可取也。”

众将聆听,纷纷点头称是。

卫青道:“塞北比之上林苑更为开阔,利于大军展开,各部趁着先前大战尚历历在目之际,继续展开训练。前将军赵信率旧部,扮演假想敌,先行北上,左右将军公孙贺、苏建率部夹击,注意要迂回包抄,中将军公孙敖率部向东行军,后将军李广,强弩将军李沮兵分两路,紧随其后,包抄夹击之。”

众将:“诺!”

公孙贺有所担心,道:“大将军,我军身处塞外,如若敌人突袭,该如何是好啊?”

卫青:“此战匈奴损失不小,伊稚斜必定还会恨得咬牙切齿,但眼下正是青黄不接之时,匈奴必然不敢贸然南下,事有万一,各部演练过程中若真的遭遇敌人,立刻便可展开进攻,各部可互相救援,我也会率军驰援。”

公孙贺:“诺!”

卫青所料不错,匈奴王庭,伊稚斜正气愤难当,汉军数万人扫‘荡’草原,如若无人之境,堂堂匈奴无人可挡,眼睁睁看着卫青从容而去,实在是奇耻大辱。

‘侍’‘女’为伊稚斜端上美酒,却被他一把推开,他气血翻涌,‘胸’中怒火熊熊,拔刀出帐,径直来到汉人俘虏当中,挥刀接连砍杀数名汉人奴隶,还不痛快,继续挥刀疯了一般的砍尸体,鲜血溅满全身。

伊稚斜仰天嚎叫,又冲进汉人和亲公主帐中,将其强暴羞辱了一番才罢休。

和亲公主虽然不是真的皇家嫡亲,但好歹也是宗室‘女’子,自小养尊处优,受到此番蹂躏,自然失声痛哭,伊稚斜心烦气躁,‘操’起皮鞭又将其鞭挞了一番。

伊稚斜这头恶狼,被卫青狠狠地打掉了两颗‘门’牙,却无力回击,只好将怒火撒在汉人身上。心底里,他发誓绝不善罢甘休,一定要加倍报复汉朝。平静下来之后,他派出侦骑,要求盯紧汉军的一举一动,等待草高之时痛击卫青。

不光伊稚斜,傲慢的匈奴人也被汉人打怕了,原本极度藐视汉人的草原狼在屡屡付出血的代价之后终于明白了一个道理,曾经软弱挨打的汉人,如今已脱胎换骨。

许多匈奴贵族如梦初醒,他们明白了,汉人已经不是昔日的汉人了,而匈奴人的优越感一旦被摧毁,对士气的打击是巨大的。开阔的草原,要做一个逃兵的成本是微乎其微的,随时都可以开溜,而一个人做了逃兵势必会影响到更多的人,一旦士气崩溃,后果不堪设想。

他们向单于表达了忧虑,伊稚斜也一筹莫展,只好将目光投向了中行说。中行说对汉帝国的刻骨仇恨使得他不遗余力为匈奴出谋划策,此时俨然已经成了匈奴军师的角‘色’,他每每切中要害,逐渐为匈奴贵族层所接受,关键时刻,匈奴高层都希望能听到他的见解。

此战,中行说坐镇王庭,却没有征集到粮草、军马,虽然伊稚斜没有责怪,自己却也不好意思,所以低调沉默了不少,如今大单于没了主意,他中行说不得不想办法。

中行说:“大单于,诸位王爷、将军,这个卫青十分狡猾,他很了解我们大匈奴的情况,知道我们的软肋所在,所以屡屡选在‘春’天出兵,这个时候,正是我军战马最脆弱的时候,而汉人有粟米喂马,不用考虑时令,我军如果现在和汉军对峙,实在是以己之短,攻人之长,所以,老臣以为,暂时按兵不动,以逸待劳才是上策。”

左贤王道:“我军不动,可汉军会消停吗?”

中行说:“眼下是二月,我军战马无草可食,汉军也一样,他们不可能携带大批草料深入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