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11、匈奴右部(1/2)

作者:某某某某某网友
翌日卯时,汉军便拔营前行,休息了一夜,将士们‘精’神抖擞,他们在马背上吃着干粮,丝毫不‘浪’费时间。-

汉军还是继续寻找右贤王退去的踪迹,沿着这条路,汉军追了上去,一路上除了补充饮水,汉军很少停歇。等到傍晚酉时,已经到达了右贤王部落的腹地。沿途当然少不了遇上零散的牧人,汉军正好借着四处逃散的畜群和牧民演练小规模的追击战,对于俘虏,卫青传令统统绑起来随军带上,他们的牛羊当然成了汉军的补给品,一部分汉军已经学会像匈奴人一样吃血淋林的生‘肉’了。

此时,右贤王也已经回到了老巢,这里,是右贤王王族部落世世代代生活的草场,依山傍水,十分富饶,就算是眼下的‘春’旱,也没有‘波’及到这里。右贤王也不担心安全问题,这里离汉朝边境已经有七百多里了,汉人虽然有偷袭龙城的历史,但那是不设防的祖宗埋骨之地,而这里是匈奴第三大部落的驻地。

奔‘波’了一天一夜的匈奴人又饿又累,如今回到了家里便放松下来,一头头牛羊被宰杀,一桶桶美酒被搬了出来,虽然此次南侵朔方没有多少成效,但饮宴欢歌是必不可少了。右贤王部前几年十分受军臣单于青睐,次次劫掠汉境少不了,所以家底儿还是很厚的,光在王帐附近歌舞‘侍’候的汉人‘女’子便有数百人之多。这些命运多舛的汉人‘女’子不但要充当歌姬舞伎的角‘色’,晚上还要被喝得烂醉的匈奴贵族蹂躏,真是生不如死。

除了‘女’子,右贤王的部落里还有数千汉人青壮男子,被迫为奴,受尽匈奴人的欺凌,此处离汉境有七百里,被俘的汉人上天无路入地无‘门’,只有忍受。

此次右贤王倾巢而出,被俘的汉人也在暗自担忧,也许会有更多的同胞被掳掠而来。谁知右贤王归来,并没有带回汉人,看样子也不像是被汉军打败的样子。带着疑‘惑’,被俘汉人还是要伺候匈奴贵族饮酒作乐。

右贤王在‘春’旱时节勉强集结起大军南侵,最后却空手而归,心情可想而知,游牧民族喜欢在酒‘精’的麻醉中寻找心理的安慰,于是饮酒成了他唯一的选择。

在汉人‘女’子的歌舞中,下属宠臣、麾下的部落小王频频向右贤王敬酒致意,右贤王不断举起牛角杯,喝了一杯又一杯。

饮宴持续到深夜,所有的匈奴贵族都喝得伶仃大醉,不断有人不胜酒力而离席,临走的时候,决计不会忘记从陪‘侍’的汉‘女’中强行拖走一个,带进自己的帐篷。

曲终人散之时,四名匈奴美‘女’带着四名‘精’选出来有几分姿‘色’的汉‘女’留下来‘侍’奉右贤王,虽然有心无力,右贤王还是硬撑着行了**之事,匈奴‘女’子自然要全力讨好他,汉‘女’迫于‘淫’威,也只有取意奉承,右贤王的兽‘性’被‘激’发,一通肆虐的蹂躏,最后,在八位美人**藕臂的环绕之下,右贤王才疲惫不堪的沉沉睡去。

就在匈奴贵族饮酒作乐正酣的时候,卫青所部其实已经到达了他们的眼皮底下。匈奴之所以毫无察觉,主要是因为太过大意,也有人提醒要注意汉军偷袭,可是他的意见遭到了大部分人的嘲‘弄’,因为这里是匈奴腹地,离汉境有七百里之遥。

匈奴人不是没有设置岗哨,只是卫青早有安排,他利用赵信归降带来的匈奴人做教官,训练出了几百名能熟练说匈奴语的汉人,又将他们编在同一营中,力求语言和习俗上都没有破绽,这些人,在战争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起到指挥官耳目的作用。

但凡出征,汉军还必随军带着上百套匈奴人的衣甲,一旦进入匈奴人的地界,斥候便全部换上敌人的衣帽。卫青了解匈奴人的习惯了,茫茫草原戈壁,总少不了有四处游‘荡’的牧人,这些‘操’着一口熟练的匈奴语,穿着动作饮食等和匈奴人无异的汉军斥候毫无顾忌的穿行于草原戈壁之间,从未引起匈奴的注意。

此战,卫青接连派出了数十名斥候,他们三五人一组,分散在汉军主力部队的左右,随时传递着四面八方的情况,他们中的两队在大军尚有三五十里路程的时候发现了右贤王的营地,当然,右贤王部在其驻地四周也布置了不少岗哨。

卫青得到回报,也不着急,将剩下的斥候尽数派出,组成了一支数十人的小队伍,由公孙戎奴带领,依据赵信的安排,假称是某个小部落王向右贤王献礼,带了几桶美酒和牛羊,向右贤王的岗哨走去。他们的任务是肃清右贤王部的外围岗哨。

大军悄无声息的前进,卫青带着几名亲随也换上了匈奴衣甲,登上了一处山头,草原上无遮无拦,隐约能看到敌营中散发出的火光,借着朦胧的月光,卫青能看清楚四周的地势,对于接下来的短兵相接,心中已经有了主意。

右贤王营地三面靠山,一面无遮挡,说是山,其实不过是平缓得到草坡而已,有几个突出的山脉可以作为制高点,了无遮挡的那一面朝东,是取向阳之意,其他三面的作用不言而喻,草坡挡住了大部分的寒风,这个地方确实是塞外难得的风水宝地。

随着对地势的观察,卫青的计划已经越来越明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