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9、扩建上林苑(1/2)

作者:某某某某某网友
义纵的姐姐义姁也已经到了京城,原本暂居卫家,后来平阳公主有恙,卫君孺便将她推荐给了公主诊病,果然‘药’到病除;平阳公主大喜,便留义姁在公主府住下了,因信任义姁的医术高超,公主时常带义姁出入皇宫禁苑,为自己的母亲,也就是当今皇太后把脉问诊。- *小说&义姁果然不凡,几服‘药’下来调理的皇太后气‘色’大好,皇太后十分喜爱,于是义姁便在平阳公主府和皇宫两处常住了。

和卫青说起扩建上林苑的当日,皇帝便传旨,迁长安、咸阳、周至、户县、蓝田五县县境内靠近上林苑的居民,另择他处安置,囊括霸、产、泾、渭、丰、镐、牢、橘八水在上林苑之内,名义上是扩建皇家林苑,实际上大量放养战马,为对匈奴作战做准备。

旨意一出,便受到了众多朝臣的一致反对,但皇帝坚持己见,毫不退让。那些老臣们闹到了东宫太皇太后处,窦老太太已经抱病在身,自知时日无多,对皇帝的行为也是睁只眼闭只眼。对老太太来说,皇帝不要破坏了祖宗的规矩,不要大兴兵戈,独尊儒家,就足够了。

年轻的皇帝经过四年的韬光养晦,早就收敛了锋芒,朝政之事,事事和三公九卿商议,再报东宫定夺,这几年处处强调清静无为,抚民以静,做了不少兴修水利,赈济灾民的大事,老太太极为满意,旁人已经无法撼动这个孙子在他心目中的位置了。老太太在皇帝请安的时候,轻描淡写的说了几句:“如今天下富足,扩建个林苑倒也不是什么大事,但彻儿要切记,民力不可过度消耗。”

刘彻自然满口答应,又来了一番甜言蜜语,老太太很是高兴,对左右道:“老身没有看走眼,这个刘彻是个好苗子,大汉的社稷给他,我这瞎老太太也没有有什么好担心的了。”

获得了太皇太后的首肯,刘彻自然更加放开手脚。要迁出原住民,还要妥善安置,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于是,赋闲在家的武安侯田蚡和魏其侯窦婴又重新出山了,在他们的主持下,扩建工程进展顺利。

和卫青前后脚入宫的卫长君也被皇帝委以重任。卫长君是卫家长子,和卫夫人子夫同父所出,血缘关系要比卫青更亲近,皇帝当然也希望他能独挡一方,可惜长君之能非但无法和卫青相比,就连繁杂之事也实在无力胜任,皇帝只好弃之不用,保留其‘侍’中职位,作为未央宫内‘侍’。

常年清闲的田蚡、窦婴一旦再获皇帝青睐,自然十分用心,上林苑扩建工程进展神速,而从边关调回来担任大农令的韩安国更是揣度到皇帝的心意,从北方边境各郡搜集了一批优良的种马进献给皇帝。

皇帝大喜,在上林苑设立马监,并从翕侯赵信处‘抽’调了一批擅长养马驯马的匈奴人,负专‘门’责马监事宜。一时间,马监里已经聚集了上千匹良马,好不热闹。饶是如此‘精’挑细选,汉地的马种和匈奴相比还是很有差距,耐力、吃苦能力都差了一大截,卫青想起先前出塞之时遇到的无数汉商,他们来往于汉匈之间,都是靠马匹,于是卫青建议:“如果出塞之时用汉地劣马,回来时全部换成匈奴良马,假以时日,定能改良马种。”

皇帝果然应允,传旨大行令王恢着手办理此事,王恢有聂壹,此事自然手到擒来,自此上林苑中不断有塞北良驹送来,整个马群的种‘性’也在悄悄变化。

卫青忙于上林苑中各项事宜,三五日才能回一趟家。家里人却也没闲着,卫君孺和公孙贺已经相好多时,迫不及待等着成婚,陈掌和卫少儿半遮半掩却早已有了夫妻之实,陈掌也因此获封詹事一职,卫青不喜欢陈掌油头粉面,毫无男儿气概,但无奈姐姐少儿已是‘私’通生子之人,也只好允了。

虽然卫家有长子长君,但事事还是要靠卫青拿主意。卫青同意之后,卫媪便开始张罗‘女’儿们的婚事。皇帝的大姨子出嫁,自然少不了前来大献殷勤之辈,一时间卫府的‘门’槛都被踩下去了一截。

公孙贺和卫君孺,陈掌和卫少儿,两对新人先后举行婚礼,新贵之家的卫家人声鼎沸,就连皇帝也赐下贺礼。公孙贺是名将之后,本就出身名‘门’,公孙贺作为青年才俊,前途无量,如今和皇帝攀上亲戚自然更是锦上添‘花’。陈掌虽然也是名‘门’出身,但毕竟家道中落,加上陈掌为人钻营,自然在气势上弱了一些。

对于卫少儿的‘私’生子,去病这个拖油瓶,陈掌十分厌恶,坚决不许少儿带到陈家,这还正中卫媪下怀,她原本就不愿意少儿带外孙去病去陈家。

已经四岁的去病十分聪明好动,舅舅卫青待他刚满四岁便请了先生来教他识字习文,可是玩野了去病并不能完全受心。如今母亲结婚,宾朋满堂,他乘机四处玩闹,不亦乐乎。年幼的他尚不知自己身世,卫少儿是‘女’奴的时候,懦弱的霍仲儒不敢认这个儿子,如今卫家一步登天,霍仲儒更不敢来相认。

霍去病并没有随着母亲的出嫁而来到陈家,这是一件幸运的事儿,他得以在卫青的呵护下成长,才有了日后大漠、追亡逐北的骠骑将军冠军侯。

看着三个姐姐一个个都有了自己的归宿,卫青也十分欣慰。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