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19、穿越戈壁(1/2)

作者:某某某某某网友
大车很快来到边关,这有有小规模的边境贸易,温安将车上沉重的物品抛售出去,将剩余值钱的、轻巧的货物转到了马背上,准备穿过戈壁,运往匈奴草原腹地。- *小说&

过了边关就是草原,草原上一路风光无限好,广袤无垠的草原看得公孙敖心旷神怡,大呼过瘾。在队伍中,公孙敖尽量保持低调,但手底下却没闲着,他自知资质不如卫青,早就准备好了足够的布帛,一路上的山川变化,道路曲折,都被他一一画在了布帛之上。

出了边塞,少不得见到匈奴,从三三两两到成群结队,匈奴牧人即匈奴骑兵,大队的匈奴人呼啸而来的时候,确实声势浩大,迎面而来如泰山压顶之势,惊得公孙敖手足无措,温安等人却习以为常,恭恭敬敬‘侍’立一旁,匈奴人先是围着商队车辆跑马转圈,随即用弯刀挑开货物,最后才上前问话。

温安说得一口流利的匈奴话,叽里呱啦一阵子,然后又出示了几件信文,一般情况下,匈奴人会到此为止,拨转马头扬长而去。有少数到这一步还纠缠不休者,温安便笑眯眯的拿出一柄‘精’致的小刀,塞给领头者,匈奴人这才作罢。

由于汉商在匈奴常见,所以公孙敖他们这一路有惊无险,匈奴境内虽然没有驿站饭铺,但是不时他们会路过匈奴牧人的帐房,讨口鲜‘奶’‘肉’食还是很容易的。就这样,他们很快穿过了草原,来到大漠。

所谓的大漠,并不像公孙敖的想象的那样,黄沙万里,离开草原起初他们踏上的是戈壁。戈壁是匈奴语的音译,所谓的戈壁不同于一般沙漠,地面主要由砾石构成。一眼望去尽是沙子和石块,地面上缺水,植物稀少,阳光照‘射’之下,很快。地面散发着‘逼’人的热‘浪’。

进入戈壁之前,温安做了细致、周全的准备,所有的水囊中都灌满了清水,‘肉’干和面饼被按照分量分到每个人的手中,温安还牵来一头寄养在匈奴人家中的骆驼。

公孙敖是第一次见到骆驼,骆驼的高大和怪异的样子吓坏了他,还好,很快他就发现,这个庞然大物其实是很温顺的。温安给公孙敖详细介绍了骆驼这种沙漠地区特有的物种:“骆驼被称为“沙漠之舟”。他头比较小,脖颈粗长,弯曲如鹅颈。躯体高大,体‘毛’多以褐‘色’为主。极能忍饥耐渴,在没有水的条件下,它可以生存半个月之久,有水没有食物,它可生存一个月多月。”

公孙敖大为吃惊,嚷嚷道:“这骆驼这么厉害,它是如何做到的?”

温安道:“骆驼之所以能忍饥挨饿,是因为它的驼峰里贮存着油脂,在得不到食物时,驼峰里积攒下来的东西供它生存。另外,骆驼的肚子里有许多小泡泡,用来贮存水。所以挨饿也好,缺水也罢,骆驼都能撑过来。”

公孙敖:“我看着骆驼如此笨拙的样子,身躯又大走路又慢,看上去还比较凶猛,虽然能忍饥挨饿,可是又有什么用处呢?”

温安:“那是你有所不知了,这骆驼看似高大,实则温顺,它的作用大着呢,可用作骑乘、驮运、拉车、犁地等,是大漠戈壁里最重要的工具,是人最好的伙伴,作用远远在马匹之上。”

温安将灌满饮用水的水囊还有喂马的‘精’料以及储备干粮都放在了骆驼身上,招呼众人在一处草原清泉边尽力喝足水,又将身上的布条用水浸湿,招呼众人用布‘蒙’住头和口鼻,进入了戈壁滩。

随着阳光的照‘射’,戈壁滩上的温度越来越高,地面上的植物也相应的越来越少,地上的沙子、砾石散发着热量,在空中形成了一道道扭曲的景象,公孙敖暗想,幸亏包住了头和口鼻,否则真要被晒死。

大漠中水分和体力极为重要,所以饮用水和干粮要严格分配,第一天里,众人每人分到了一漆碗水和一块饼子一条干‘肉’,公孙敖几口就吞了下去,感觉意犹未尽,不过大家都没意见,他也不好说什么。

等到扎下营帐,众人都要休息的时候,公孙敖按捺不住,找到温安,道:“要穿过大漠戈壁要需要几天啊?每天这么水和食物,怕是身体撑不住吧?”

温安道:“公孙兄弟莫急,咱们这才是第一天,离开草原的时候喝了不少水,今天就是不喝水也碍事儿的,等过了这一夜,再行一天,我们的人和马就都要大量喝水了,这个时候要是水已经被喝了,该怎么办?”

公孙敖大惊:“你不是说穿越戈壁需要五天吗?这第三日就没水了,往后的路怎么办?”

温安:“公孙兄弟不要急躁,肯定是有办法的,你且听我道来。我们走到第三天,水也就消耗的差不多可,这个时候,好好喂一次马,再往前行六十余里,就是一处水井,到那里我们就可以补充水了。”

公孙敖:“原来如此,温兄你就不要卖关子了,公孙敖没啥见识,也经不住你这么吓人。”

果然,三天之后来到一处水井。原来这大漠戈壁极度缺水,却也不是不‘毛’之地,地下也有着很发达的水系,据温安说,部分地区甚至有地下暗河,此处的这个水井,就是地下水最为浅的地方。

有水的地方果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