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14、身陷险境(1)(1/2)

作者:某某某某某网友
就在卫青不知如何应对的时候,其实这四个匈奴人也在纳闷,看卫青的装束无异是汉人,可是这里又是匈奴的地界,一个汉人怎么敢孤身深入到这里呢?所以,匈奴人也想探个究竟,他们并不急于将来人‘射’死,而是慢慢包抄过来。-- *小说&

这样一来正和卫青之意,面对以骑‘射’功夫著称的匈奴人,他对自己的‘射’艺缺乏自信,不过要是近身厮杀,他却是成竹在‘胸’。他自小酷爱剑术,潜心修习多年,一直没有遇上敌手,自持武艺高强,寻常人七八个不在话下,这种自信一直维持到遇见郭解为止。

郭解武艺之犀利超过了卫青的想象,带给他更大震撼的是郭解的这些招数绝不拖泥带水,招招直取他人‘性’命,寻常侠客出招多少带一些‘花’哨的架势,但郭解不同。上阵杀敌之时,这些狠辣的招数能很快致人死地。

卫青虽然没有和郭解拼力一战,一决高下,但在卫青的心里,郭解绝对在他之上,郭解的出招的气势,应该成为一名军人对阵杀敌时的理念,拼尽全力,只为杀伤敌人。卫青在思考,如果来日和郭解狭路相逢,自己是否能敌得过他。

此刻,敌人从四个方向慢慢靠拢过来,卫青下意识回味了一遍郭解的剑招,心中已经有了对敌之策。

四个匈奴人自持人多,而且四周都是空旷的草原,所以他们并没有持弓对准卫青,而是手持匈奴人特有的弯刀慢慢靠拢过来。

卫青深呼吸,极力平静下来,立马不动,匈奴人突然催马加快了速度,马蹄轰隆,直扑卫青而来。原来这是匈奴人的惯用招数,遇到敌人首先骑马冲锋,骑兵在马上,接着马的冲力,一人一马尚且看不出来,千军万马,那将是不可阻挡之势。

匈奴人的本意是想驱得卫青跑起来,再伺机从马背上生擒他,谁知卫青按兵不动,让匈奴人大为吃惊,因为寻常汉人看到匈奴人无不屁滚‘尿’流,落荒而逃。此时匈奴人已经走近,才发现卫青背负长剑,料想他绝非一般汉朝牧民。

匈奴人的弯刀高高举起,四人从三个方向直冲过来,留下的那一面正是牛群的方向,四把弯刀径直挥向卫青的头顶,脖颈和腰腹处。匈奴人的弯刀,卫青不是第一次遭遇,可是如同今日一般敌人骑在马上劈砍过来却是头一遭。弯刀划过空气,锋利的刀刃闪烁着白光,发出令人胆寒的利刃破空之声,卫青暗叫一声不好,他知道敌人是尽了全力,不敢以硬碰硬,借助脚下麻绳做成的简易马镫,迅速双脚在马鞍上一蹬,在弯刀尚未近身之时腾空而起。

匈奴人扑了个空,却丝毫不在意,迅速勒马,重整队形,再次攻来。马背山的匈奴人占尽先机,卫青落到底下,四把弯刀又到了头顶,卫青无奈,只好就地一滚,顺势拔出剑来,虽然躲过了危机,但是也是狼狈不堪。

又一把弯刀靠近,卫青硬着头皮举起宝剑格挡,清脆的金属相‘交’之声,卫青感觉到了敌人的力道,自诩为草原狼的匈奴人果然名不虚传,臂力似乎不在卫青之下。

卫青心中大骇,这些人不过是匈奴的普通牧民而已,就强悍如斯,那匈奴的骑兵不知该有多强的战力!卫青自出道以来,无往不利,所遇对手不过是郭解一人,如今的这些匈奴的普通牧人,就有如此力道,实在令人绝望。

害怕归害怕,卫青还是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小心应对,自己的行踪被匈奴牧人发觉,肯定不能留下活口,以一敌四想来就凶险无比,可又不得不为之。

卫青矮下身子,小心周旋,匈奴人骑在马上,原本占有的优势此时却成了缺点,他们够不着卫青了,而卫青却围着马转圈,时不时瞅中漏‘洞’,利剑刺出,伤了两名匈奴人的臂膀。

匈奴人大怒,翻身下马,卫青见状大喜,这正是他说希望的,果然,匈奴人离开了马背,弯刀的威力就没有那么令人恐惧了。加上黑熊儿一直在一旁狂吠,干扰了匈奴人的注意力,卫青的压力大减。

原来匈奴人先前之所以力道惊人,不过是借助了马向前冲锋带来的力量而已,平地里的匈奴人也不过如此。这种变化让卫青在刀剑相‘交’之下从容了许多。这种力度上的变化引人深思,马的速度可以让弯刀力道大增,是不是借助这个速度也可以让弓箭的‘射’程增加呢?

一瞬间,卫青觉得自己找到了匈奴骑‘射’秘密所在,汉人中不凡臂力惊人者,开硬弓‘射’箭撑死不过百步而已,汉军中万里挑一的佼佼者,如闻名遐迩的飞将军李广,才能‘射’出一百五十步。而匈奴军中,‘射’出百步者不过是寻常军士,其中最为剽悍的单于亲兵,各个‘射’出一百二三十步不在话下,匈奴人中最受崇拜的英雄——‘射’雕者,他们几乎能做到一百五十步以外箭无虚发。

卫青苦练‘射’箭多年,鲜有对手,听到苏建、张次公等说起匈奴人的‘射’程,难免有些受打击,今日此番‘交’战,明白这个道理,已经是颇有收获。

匈奴人离了马背,战斗力大减,力度和招式都稀松平常,卫青有意测试,故意示弱,果然这些匈奴人越打越急,越急越没有章法。等‘摸’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