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九十一章 小将军反目成仇人(1/2)

作者:孤帆远影001
第九十一章小将军反目成仇人 眼见全军就要覆灭,樊梨花的心情格外沉重。几天来她除了吃很少一点东西以保证自己不会饿死以外,剩下的便是和全体将士同甘共苦,一起忍受着饥饿的煎熬。但这样饿下去终究不是办法,她必须不惜一切代价救将士们出水火之中。到第四天,她的主意已定,决心也下定了,便召集各位将军到她的军帐里听她安排。

浑身无力的将军们都到齐了。

军帐里气愤肃然。

每一个人都沉默着。樊梨花看着大家,也沉默着。

突然罗章打破了这难忍的沉默,说:“元帅,又有一些兵士饿死了。眼下我们所处的位置,前面是大山,后面是沙漠,无处筹集粮草。如不快想办法,就可能全军覆灭。”

樊梨花不语。

窦一虎说:“元帅,打吧!凤凰山上有多多的粮草。”

薛金莲、刁月娥、窦仙童、小翠都说:“元帅,打吧,反正是一死!”

程咬金一言不发,却老谋深虑地看着樊梨花。

樊梨花站起来,慢慢地踱步。

众将一齐说:“元帅,下令吧。我们会舍生忘死!”他们都以为元帅召他们来,目的就是动员他们去硬拼的。然而他们错了。

樊梨花停下脚步,深情地看着各位将军们。她果断地摇摇头说:“不!本帅看了凤凰山的地形,山势险峻,易守不易攻。与其将士要做重大伤亡而不胜,不如暂时求和,以保存力量。”

当从她的口里说出“求和”两个字,众将全都惊呆了。首先反对的便是薛丁山。他疑惑地看着她,说:“求和?我大唐军队征西以来,什么困难没有遇见过,我们不都是挺过来了吗?什么时候求和过?不行!我这里就不答应,将士们也不会答应!”

樊梨花耐心地说:“此一时,彼一时。有句古话,叫‘后退一步天地宽’。退一步为了进两步。本帅主意已定,望各位无复再言。”

薛丁山的拗劲上来了,说:“末将不服。你这样做,将我大唐的脸都丢光了。为我大唐将士宁肯站着死,也不跪着生!”

樊梨花嚓地将宝剑拉开,厉声说:“本帅主意已定,勿复再言!违令者,斩!”

薛丁山一扭头,虽不敢再说什么,却响亮地“哼”了一声。

这时,程咬金说话了:“元帅,求和也不失为一条生路。不过,元帅是怎么打算的?能不能对老夫说说呢?”

樊梨花将宝剑插进剑鞘,松了口气,说:“本帅自有安排。老将军,还要烦请您老人家到凤凰山番寨走一遭。”

“老夫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好,”樊梨花说。她缓缓地坐下来,把她的想法对程咬金也是对大家说了一遍。虽然多数并不同意这样的安排,但见樊梨花那么坚决,谁也不敢再多嘴了。

程咬金肩负着元帅赋予他的使命,独自一人颤颤抖抖走到了凤凰山下,然后一径攀援上山。当他走到小半山腰的时候,从一个隐蔽的场所走出几个番兵来,向他喝道:“什么人?站住!”

程咬金立即站住了,说:“老夫程咬金,是大唐军队的使者,特来下降书的。请快快通报乌利黑千岁。”

番兵们见是一个老儿,就说:“通报什么,跟我们来就是了。”

一个番兵领着程咬金一步一步沿着陀螺山路,上到了山寨的议事厅,会见了乌利黑千岁。

程咬金躬下身,说:“老夫程咬金拜见千岁大人。”

乌利黑粗暴地说:“喂,老头,魔家看你偌大年纪,还是免礼吧。”

程咬金作了个揖,说:“谢千岁大人。”

程咬金见乌利黑的身边坐着薛应龙,便又作了个揖,说:“老夫拜见附马爷。”

薛应龙和程咬金本来关系不错,此时他不好一下子摆出驸马爷的架子,便还礼说:“老将军,使不得,使不得。”

乌利黑单刀直入地说:“老头,樊梨花派你来干什么?”

程咬金说:“回千岁大人,现我唐军粮草断绝,无力

再和贵军交战。元帅樊梨花特决定求和,望千岁大人千万恩准。我唐军将士将不胜感激之至。”

乌利黑趾高气扬地说:“求和?什么条件?”

“只要千岁大人提供我唐军三天的粮草,我唐军将立即撤出阵地,返回中原,不再西进。”

乌利黑原是个没主意的人。他倒是想到,如果唐军从凤凰山前退兵,而且不再西进了,也不失是一件大好事。他的王兄非但不会责备他,反而会夸他干得好,把唐军赶回老家了。他征询薛应龙的意见,说:“这……,附马,你看……”

薛应龙是那种一不做二不休的人。他知道从他火烧粮草场那一刻起,唐军和樊梨花就和他不共戴天了。他听见乌利黑征求他的意见,便说:“千岁,樊梨花虽是女流,但她诡计多端,不可轻信啊。”

程咬金仇恨地瞥了一眼薛应龙。

乌利黑说:“那依你,答应还是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