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六十九章 返京路上不忘佳人(1/2)

作者:孤帆远影001
第六十九章返京路上不忘佳人 进了婚礼厅,仍然按照中原的风俗,仍然由罗章当主持人,拜天地、拜高堂、拜媒人、夫妻对拜,一个项目也不拉。惟有拜高堂,双方的老人都不在,便由程咬金全权代理。等这些项目终于进行完了以后,下面该是一对新人入洞房,而别人则自由活动,可以在婚礼厅吃酒欢乐,也可以跟着新人到洞房里去闹。

罗章搀扶薛丁山、薛金莲搀扶樊梨花从婚礼厅缓步走出来,向洞房走去。窦一虎和薛应龙在队伍前边高喊着:“入洞房啦——,入洞房啦——”

程咬金站在婚礼厅的廊檐下,看着这对新人终成眷属,乐得笑眯了眼睛。窦仙童却木然地站在他的身边,眼睁睁地看着薛丁山千牵着樊梨花一步一步地走远了。

那些载歌载舞的女人呼啦啦尾随在新郎新娘的身后,跳跃着,欢呼着:“闹洞房去啊——”

新婚之时,闹洞房不分年龄大小,不分辈分。即使闹得过分了,新郎和新娘也不准计较和生气。因为薛丁山和樊梨花是第三次入洞房,樊梨花又是三军的最高统帅,所以人们闹洞房的劲头格外地大,不闹白不闹,闹了白闹,过了这一天,谁还敢和樊梨花动手动脚?不要说窦一虎这样色迷迷的人起着哄地按着薛丁山和樊梨花的脑袋,叫他们当众亲嘴,就是程咬金这惟一的老者,也盘腿坐在樊梨花的新床上,要樊梨花唱一个他爱听的小调儿。吵吵嚷嚷,闹闹哄哄,一直闹到了三更天气,大家才意犹未尽地散去了。

洞房里一下子冷清了下来,变成了薛丁山和樊梨花的二人世界。薛丁山猛地给樊梨花解去了红盖头,将她使劲拉到自己的身边。他发现,今天晚上,樊梨花是那样的娇艳动人,又是那样的温情脉脉,与她号令三军相比,完全是两个人。他不由得将她紧紧地抱住,忘情地亲吻着她。红烛将他们拥抱的身影投射到窗纸上。

突然,在窗外听话的窦一虎喊叫起来:“快来看啊,抱到一起了。”

窦仙童不知何时也趴在窗底下听话,见窦一虎喊叫,便说:“叫什么!”

窦一虎撇了撇嘴,不言声了,同时却把耳朵使劲靠近那窗户,希望听到点什么。

然而屋子里的蜡烛也突然熄灭了,窗上的剪影也消失了。屋里屋外都变得静悄悄地了。只有一轮圆月高挂天际,仿佛在窥测着人间的悲欢离合。

窦一虎悄悄地对窦仙童说:“上床了,上床了……”

窦仙童呼地站起身,抹着眼泪鼻涕离开了。

薛金莲一直站在圈外,看众人趴在那儿听话儿,此时她觉得时间已经不早了,便过来干涉说:“各位,天不早了,都回去睡觉吧。”

黑影里,窦一虎过来抱住她,说:“他们上床了,咱们也回去……”两个人偎偎靠靠地回他们房间去了。

众人也陆陆续续地离开了。

只有月光不甘寂寞,用它那温柔的光透过窗纸,照耀着洞房,使窗上的红喜字、桌子上的烛台都依稀可见。

樊梨花偎依在薛丁山的怀里。

薛丁山说:“三更天了,睡吧。”

樊梨花侧身给薛丁山宽衣解带。

薛丁山说:“娘子,我自己来。”他站起来,走到一个角落,从衣服里掏出一块白绫又回到她身边了。

一夜的欢悦自不必说。正是新婚之夜不觉晓,樊梨花还在甜睡之中,黎明便悄悄地赶走了黑影。天亮了

。薛丁山悄悄下了床,走到窗前。他把事先准备好的白绫拿出来。他看到了那白绫上的一片血迹。

“罪过,罪过。我薛丁山冤枉她了!”他自责地说。他想起了他曾经那样地伤害过她,说她和薛应龙有染。他发誓再也不怀疑她的忠贞了。

樊梨花离开翠屏山以后,崔小姐忽然觉得分外惆怅。这天,她在在丫鬟的陪同下走出了花厅,在观赏翠屏山那如画的山景。她一边走,一边说:“咳,他们的这段情缘总算了了。”

丫鬟说:“小姐,你说的是樊梨花他们?”

“还会是谁?”

“既然他们了却了情缘,小姐应该替他们高兴才是,为何反倒唉声叹气的?”

“咳!不知为什么,我就是高兴不起来。想当初,我和她一起跟着黎山老母学道,她学武,我学文。她嫁给薛丁山,可谓旗鼓相当,英雄大有用武之地。可……”

“小姐,你不是说惟大唐皇上而不嫁吗?”

“那是说的赌气话。我上哪儿去见大唐皇上?我们家在这西凉,就是文人雅士,也难得见上一个……”

“小姐何不去中原寻觅?”

“咳,谈何容易!”

这时,一家丁急冲冲地跑上来,上气不接下气地说:“小姐,不、不好、好、好了!”

丫鬟说:“你有话好好说,到底是不好了,还是好了?”

家丁缓了一口气,说:“不好了。几个不男不女的人杀上山来了。”

崔小姐一惊,顺着那家丁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