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一百一十二章 苏宝同狼狈回国都

作者:孤帆远影001
第一百一十二章苏宝同狼狈回国都

苏宝同在芦花关惨败之后,更加怀恨在心。他带领着铁板道人和飞钹禅师两位军师急急忙忙往京都奔走,以便重整旗鼓,再和唐军较量。

他们昼夜兼程,终于来到了京都。苏宝同说:“二位军师先到魔家府上歇息歇息,然后我们再去拜见国王。”

铁板道人和飞钹禅师说:“谨听国舅吩咐。”

三个人在一个漆黑的夜晚,进了京都的国舅府。

看门的家丁一见苏宝同回来了,连忙打开大门,说:“国舅回来了?”

苏宝同“嗯”了一声和铁板道人、飞钹禅师匆匆进了门。三个人来到客厅坐下,便有家丁端上茶来。

等家丁退下去后,苏宝同说:“眼下的形势对我们极为不利,二位军师有何高见?”

铁板道人说:“国舅,依贫道之见,我们还没有走到山穷水尽的地步。京都以西,还有玉龙关为屏障,唐军不可能很快攻过来的。”

苏宝同说:“可我们手中已经没有多少兵力了。”

飞钹禅师说:“国舅不必多虑。贫僧以为,天竺国的王后也是国舅的女儿,可以向天竺国再借十万兵马,将唐军挡在玉龙关以西。贫僧以为,天竺国国王不会见死不救的。”

苏宝同低头沉思一会,说:“嗯,只有这一条路了。”

与此同时,唐军一方正紧锣密鼓地策划着和哈迷国议亲的事。樊梨花从接到圣旨的那一刻起,就觉得皇上在处理和哈迷国的关系上高人一筹。诚然,她樊梨花可以率得胜之军一举消灭哈迷国,但此地远离中原,谁也不敢保证被灭亡的哈迷国不死灰复燃,或者以更大的仇恨予以报复。高明之策则是和平相处,永结友好,子子孙孙不要再动干戈。所以她尽管对小翠百般留恋,但为了国家大局,她还是义无反顾的。

铜马关大殿内,程咬金被樊梨花叫来了。她看着一路劳顿,头发和胡须全都雪白的程咬金,心里更是产生了许多感触。偌大的年纪,早该儿孙成群享受天伦之乐,可还要颠簸流离,东征西战。这样的局面该结束了。还有,她的薛刚,窦仙童的薛勇,也该回到中原国都过上安稳快活的生活了。想到这里,她执行皇上议亲的决心更大了。

程咬金见她看着他,半天不说话,便说:“元帅,你叫老夫来,有何吩咐啊?”

樊梨花这才从遐想中醒来,说:“啊,程老将

军,你来了?”

程咬金说:“老夫来了。”

樊梨花说:“本帅有一项极其重要的差事要交给你。”

程咬金说:“老夫已是老朽之人了,不中用了。”

樊梨花说:“这差事除你莫属。”

“莫不是又要老夫给谁作媒吧?”

樊梨花扑哧一笑:“您老猜得差不多,但却不比一般情况下的作媒。老将军,皇上降下圣旨,委托本帅全权处理和哈迷国的关系。现我大唐兵马已经逼近玉龙关,很快就要接近他们的京都了。本帅决定,暂不进军,希望尽快和哈迷国和解。和解的条件是,请他们将罪魁祸首苏宝同交出来,由我们押回大唐京都,交给皇上处置。哈迷国保证今后不再扰乱边境,从此两国边民安居乐业,自由贸易。为表示大唐的诚意,特与哈迷国和亲,将翠玉公主配给太子罕尔粘为妻。程老将军,你听明白了没有?这里面不光是做媒,更重要的是两国永结友好。您老就是这永结友好的使者啊。”

程咬金用手罩住耳朵,说:“元帅,你说了这么多的话,老夫的耳朵越来越不灵,没听清几句,你再说一遍好吗?”

樊梨花不厌其烦又说了一遍。

程咬金用手罩着耳朵用心听着。听完后,他木然地呆立着,一言不发。

“怎么样?”樊梨花问。

程咬金不情愿地说:“可惜啊,把小翠送给了别人。”

“看来,您老听明白了?”

“老夫听明白了。”

“本帅命你为使者,到哈迷国与其国王议和。”

“议和是好事啊。议就议吧。皇上的话老夫也不敢违抗。只是……,咳。”

樊梨花说:“您不就是舍不得小翠吗?您当我就舍得吗?她和我一起从小长大的,虽为主仆却情同姊妹……”她说到这里,眼泪不由自主地流了下来。

“好吧,你也别伤心了。等回到京都,你可要向皇上奏上一本,让他把别的什么公主嫁给我家孙子……”

樊梨花说:“本帅当专门奏本。”

程咬金说:“好了,老夫这就放心了。元帅,你别看老夫七老八十了,可议亲议和这差事还真干得了。什么时候动身哪?”

“刻不容缓,马上就走。”

樊梨花又交代了几句,便打发程咬金作为大唐的和平使者,骑着毛驴往哈迷国的国都走去了。
本章已完成!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