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七百九十五章 各怀鬼胎_857(2/3)

作者:写网文太难了
贵族的实力已经大不如前了,即便有些城池表面上投靠我们,也都是阴奉阳违,实际上效忠的是楚王。我们在檄文上署名恐怕会弄巧成拙,不敢耽误大王大计。”景氏家老急声说道。

“呵呵。”

赵括算是看出来了,不彻底击败楚国主力,让他们失去希望,他们是不可能真正臣服赵国的。

当然,如果赵国割让部分利益,答应和他们共同瓜分楚国,得到他们的效忠也不是没有可能。

真正愿意为楚国而死终究只是少数。

对于整个家族而言,他们还是更愿意相信利益。

屈、昭、景、项四家过来见他很有可能也是这个意思。

不过族内的意见很显然没有统一,否则就不会是三个家老,而是四个家主。

可惜赵括是不可能这么做的。

相比较让这些楚国贵族继续掌权,他宁愿用大军将整个楚国犁一遍。

“呵呵,原来屈家主说来见见寡人,还真只是见见寡人。”赵括脸色逐渐冰冷,挥手说道,“如今见也见了,引荐也引荐了,诸位可以回去了。”

“我们给大王准备了一些礼物,还请大王笑纳。”屈署意识到之前一直拒绝确实有些不妥,连忙说道。

“礼物就不必了,日后寡人会自取。”赵括挥了挥手,既然屈氏、景氏、昭氏、项氏还抱着楚国击退赵国的幻想,那就让他们继续幻想吧。

现在是楚国贵族有求于赵国,而不是赵国有求于楚国贵族,天下三条腿的蛤蟆不好找,两条腿的贵族多的是。

即便是没有屈景昭项四大贵族,也有无数的小贵族愿意和赵国合作。

甚至可以说,哪个贵族能够发展起来,哪个贵族发展不起来,都是赵括一句话的事。

屈署等人闻言,吓得连忙跪在地上,‘日后自取?’这取的方式是什么还用多说?

他们只是想多争取一些利益,可不敢真的和赵国对着干啊。

“大王刚刚说的我等真做不到啊,只要大王说个我等能做到的,我们一定不推辞。”昭氏家老连忙说道。

“那就等能做到的时候再来吧。”赵括不耐烦的说道。

“诸位,请吧。”刘平挡在众人面前。

屈署等人深深的叹了一口气,离开大殿。

另一边,楚王在一众侍卫的拥护下逃出陈郢,在城南拐了个弯,一路朝东面逃去,同时派人快马加鞭赶往彭城,通知景阳撤军回援。

“大王,赵王精通兵事,百战百胜,三晋士兵又极其精锐,凭借前线三十万大军恐怕很难打败赵军。”黄歇骑在战马上,头上的发冠早就在逃跑的路上丢了,头发散落在肩上,整个人有些狼狈。

他是被楚王拖着逃出城的。

楚王逃跑的时候没有通知任何人,连王后都丢宫中了,唯独带了太子和黄歇。

太子是国本,万一他出现什么意外,有太子在,楚国就还有希望。

黄歇是他最信任的人,也只有黄歇才有可能帮助他击败赵军,即便走的再匆忙,楚王依然没有忘记黄歇。

“求相国教我。”楚王诚恳的说道。

黄歇既然提出来这个问题,就肯定有解决办法。

“我楚国现在能够征兵的地方只有两处,一处是荆湘,一处是江东。荆湘虽然是我楚国故土,但曾经被秦国占领二十余年,民心尚未依附楚国。即便是征到大军,也无法形成战斗力。江东虽然曾经属于越国,但已经归顺我楚国五六十年,近十年来,更是得到大力开发,百姓富足,民心皆附。臣以为,应该从江东征派壮丁和粮草。”黄歇说道。

“好,这件事就交给相国了。”楚王郑重的说道。

“臣亲自前往江东征兵,大王一定不要轻举妄动,一定要等臣回来,商量之后再攻打赵军。”黄歇说道。

“寡人记住了。”楚王点了点头。

“还有一事,国难当头,大王一定要摒弃前嫌,联合国内所有贵族,包括留在城中的贵族。但是屈、景、昭三家不可完全信任。项氏虽然有子弟项燕被赵国俘虏,但至今仍未归降,大王可亲之信之。临武君景阳虽然出身景氏,但以国事为重,大王亦当信任。”黄歇再次叮嘱道。

“寡人记住了。”楚王没有任何不耐烦,神色愈发恭敬。

“事不宜迟,寡人这就前往江东。”说罢,黄歇寻了一条前往江东的小路,与楚王分道扬镳。

城中,反抗的楚军已经全部被剿灭,赵军完全掌控了局面,四座城门、王宫、军府库、粮仓等地方全部被赵军占领,剩下地方也有赵军看守。

三十万联军把陈郢内内外外围了个水泄不通,各家各户大门紧闭,躲在屋中等待着命运的宣判。

赵军并没有分兵攻打其他城池,彭城外还有三十万楚军,不把这三十万楚军解决掉,分兵只会削弱己方的实力,被敌人各个击破。

只有解决掉楚王和三十万楚军,赵军才能拿下整个楚国。

“国都被攻破,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