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十八章 急兔反噬樊氏谋变 机缘巧合渊源继会 中 之后(2/3)

作者:文立
“天乾侠士所言极是啊,事到如今,我又何需对你隐瞒什么?长安君成蟜是先王唯一的嫡子,他深知嬴政仗着尚父吕不韦篡权夺位而一直耿耿于怀多年,他原本可以有机会拨乱反正,扶为正统。当年蒙骜与张唐帅兵五万攻赵,被赵将庞媛困在了尧山,派张唐前往屯留向公子成蟜求救。蒙骜被困,朝中空虚,这是公子成蟜起兵夺政的绝佳之机,公子连夜命人草拟了檄文,以宣吕贼淫人之罪。”天乾的一席话,彻底打消了樊於期的所有疑虑,他决定将此事一五一十告知天乾。

“此事若是檄文名诏天下,则势必朝纲大乱,天下谁又不愿奉嫡嗣者成正统?成蟜公子夺政指日可待,那为何又功亏一篑呢?”天乾听了樊於期的解释,随即紧跟着又一个疑问接踵而至。

“哎,此事只怪我一时心软而错失了良机。当年我为公子成蟜的谋臣,公子假意答应引兵前往尧山解救蒙骜,暗地里又命我为大将军,连夜起兵星夜奔赴咸阳,诛杀吕贼,谋夺正统。此事本是一帆风顺,可熟料等我引兵赶到咸阳城都之时,张唐携嬴政衣带血诏前来密会于我。嬴政在血诏中所书,他亦痛恨吕贼久矣,只待时机成熟,便亲自手刃吕贼。其言之切切,令我感动不已。当时大秦已是内忧外患,再也经不起如此沉重的打击了,为了社稷宗庙,我便听信了嬴政的言语,放弃了围都夺政的计划。而后,嬴政果然鸩杀了吕不韦,践行了自己的许诺,我便也一直将此事隐瞒了下来。”

听了樊於期的一番解释,天乾若有所悟道:“原来如此,只是照如今的情形看来,将军怕是中了嬴政的苦肉之计了。只怕当时张唐向成蟜求救之时,已是看出了成蟜有夺嫡之心,否则,张唐在向公子求救完之后,按理应该返回尧山,可他却出现在了咸阳,想必他已是抢先一步汇报了嬴政,嬴政才使得这一出苦肉计化解了眼前的危机。”

“呵呵,”樊於期听罢亦是一声苦笑道,“我方才之所以如此痛心,不是嬴政要反目诛杀于我,而是到此时此刻才明白天乾侠士方才这么显而易见的推断,我当时却没有看的清楚,也让成蟜公子错失了这绝佳之机。”

“天下孰能无过,将军不必横加自责,”天乾见樊於期如此自责,于是便好生劝说了起来,“难怪当年成蟜及其部下皆被嬴政秘密处死,却是因为这个缘由,只是可惜了成蟜公子夺政不成,反而丢了自己的性命。”

“哼,他嬴政想就此坐拥天下,却也未必想的简单了些!”谁想天乾的些许可惜反而引起了樊於期极为强烈的抵触,他的这番愤愤之言中似乎话中有话。

“樊将军的意思是?”天乾当然知道樊於期话中有话,但是他却依然猜不透樊於期此言的真正深意。

“成蟜公子并未离世,只要他一声令起,依然可以拨乱反正,以正大统!”樊於期顺着天乾的疑问,忽然斩钉截铁道。

这一次,樊於期的坚定再次让天乾惊讶了起来,他完全没有料到,在樊於期身上居然隐藏了这么多的秘密,看来他这一次意外救了韩重言来此地,是真的来对地方了。但是此时他依然颇为怀疑道:“成蟜公子不是当年已被王翦枭首在了屯留,何以有不曾离世之说?”

“天乾侠士有所不知,我虽没有按照公子的计划夺取咸阳,但是我亦是公子的门人,自然不然公子有性命之忧,于是当即命人火速赶往屯留,让公子身边的宦人顶替了公子自裁,为了骗过王翦,那宦人的首级被乱剑划的面目全非,全然辨认不出。王翦只在公子的寝榻之中找到了这尸首,全然找不到公子的影子,又怕嬴政怪罪,于是便只好就此了事,草草向嬴政交了差,这才保全了公子的性命。”

“那成蟜公子现在何处?”天乾这下子开始不由得迫切地想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

“实不相瞒,公子下落我亦不知,当年公子潜逃之后,前往赵国投靠了赵悼襄王,分封饶阳等地,从此便隐姓埋名藏身市井,再无了音信。”然而樊於期的答案却并没解开天乾的疑问,这倒令天乾感到有些失望。

“不过饶阳之地地域狭窄,官宦士族极为寥落,再加上我亦熟悉公子喜好,若要寻起来,必定不难。”樊於期虽不能确定成蟜的行踪,但是他坚定二转的话锋,倒是据实据理,值得可信。

天乾听樊於期这么一说,心中也觉得颇有几分道理,方才的曲曲折折经过终于也让他洞悉了其中的一切。而在此之前,自墨客山庄陨落之后,他便失去了依傍,一人孤独飘零,再无雄心大志,唯一的念想便是借机潜伏韩氏官邸,以望刺杀仇敌之后了却残生,可如今,樊於期意外吐露出来的这个秘密,一下子也让他有了新的期望,之前的刺杀计划也一下子成为了下下之策,因为此刻他亦有了新的筹码,可以与以李斯、嬴政为首的秦氏朝纲分庭抗礼,重振墨家威名。

“事不宜迟,还望樊将军早做安排。”想到此处,他顾不得兹裂开来的伤口还在流淌着的斑斑血迹,急忙跟樊於期说道。

樊於期见天乾此刻已是身负重伤,却依然顾不得自己,心中自然感动万分,可他也实在看不得天乾如此不惜性命,于是便铭感而道:“此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