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599章 五日解重围(1/2)

作者:老刑
远望塞北三千里,近观江南十六洲。

朱棣已经坚守了第四天,本来围点打援的阿鲁台,却犹如疯了一般。

开始对城中的燕军,发起了猛烈的攻击。

双方都拥有火铳,幸亏燕军据守城中,方便躲避在城墙后,反而不断利用火铳击杀敌军。

阿鲁台愤怒不已,其实在熟练的弓箭手,对于敌人的杀伤,远高于火铳。

可一名火铳兵,仅需要训练三个月,便能够出战。

一名合格的弓箭手,至少需要三年!

也正是这种差别,才让弓箭这类冷兵器,逐渐退出了战场。

阿鲁台并不清楚,放弃了骑射,转而利用火铳,对鞑靼而言是一种变相后退。

“冲破城门,生擒燕王!”

阿鲁台想到此处,再次改口道:“杀了燕王也无妨!今日必须震慑大明!”

一旁的哈尔木点头道:“大汗务必率先攻破盐池,否则宁王那边……”

阿鲁台虎目微睁,高呼道:“儿郎们,随我亲自去攻城!”

大将身先士卒,手下士兵看准了这次报仇明军的机会,岂能放弃?

见鞑子动了真格,朱棣这边同样气势汹汹。

“阿鲁台正当本王是泥人不成?”

“传令下去,辅兵不记死伤,都给本王顶住城门!”

“火铳兵尽管杀敌,莫要关心其他事!”

“此役若是本王能够生还,汝等皆有封赏!”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双方都有不能输的理由,与某些藩王克扣军饷不同,朱棣赏罚分明,受到将士们的拥戴。

眼见燕王要拼命,辅兵们直接将运粮车抵在城门上,用以阻挡敌军的冲城锤。

阿鲁台那一方,同样要拿下朱棣,以解王庭之危!

身为主将,他亲自策马来到城下,无惧地方火铳横飞,指挥手下进行攻城。

“这些城门,早就不堪一击!汝等只需要撞开便是!”

“没有了城门,明军不堪一击!朱棣的人头等着咱们!”

“儿郎们,立功就在今朝!”

呼!

鞑靼士兵们齐心协力,扛着冲城锤,直接砸向城门!

亢!

每一次震荡,都使得城楼上的火铳兵心惊胆颤。

朱棣直接将指挥权交给了朱能,带着丘福亲自去城门处驻防。

“将士们!本王与你们同在!”

“今日城在人在,城破人亡!”

“北平城内,还有你们的妻子儿女等着你们!我等岂能死在此处?”

朱棣亲手与士兵们一起抵住城门。

城外鞑靼怒候连连,誓要攻破城门。

城内燕军众志成城,誓要守护一方。

矛与盾的较量,同样体现在火铳与弓箭的对垒上。

阿鲁台已经发现了火铳的弊端,对于攻城而言,火铳的作用实在是太过有限。

反倒是弓箭这等被他们险些遗弃的兵器更为好用!

“箭雨!”

阿鲁台高呼一声,“用弓箭射杀城上的蛮子!”

放下火铳的鞑靼骑兵,再次茫然地拿起弓箭,他们已经忘记了太久。

很多人近乎一年没有弯弓搭箭!

可惜,蒙古铁骑生来便是神箭手,熟悉的弓身,让他们找回了感觉。

嗖!

无数箭矢袭来,火铳兵们猝不及防,接连有几人被射穿头颅。

朱能心急如焚,大呼道:“有弓箭的,也用弓箭还击!火铳手,给老子射杀城下的鞑子!”

双方你来我往,终于度过了难熬的第四天。

城外的朱高煦猛攻不下,在鞑靼人强烈的火力中,只得再次回退。

阿鲁台同样不好受,损失了七百人后,他只能珊珊鸣金收兵,以求再战。

朱棣更是心惊胆颤,那些发狂鞑靼人,险些共破城门,幸亏他在城们处,才保证军心稳定,大家齐心协力,打退了差点入门的鞑子。

“还剩下一日……”

朱棣仰望着明月光,他回想起少年时期,自己与大哥的点点滴滴。

“大哥一向是我敬佩的对象。本王那些兄弟中,唯有大哥被父皇器重。”

“大哥造反,父皇巴不得将皇位直接让给他!反而让咱们这些藩王去漠北吃沙子。”

“父皇狠啊,真心狠!本王十六岁便在外就藩,从此少有回到江南水乡的时候。”

朱棣在一旁诉说,朱能与丘福默然不语,他们知道王爷这些年的苦。

“本王跟过徐达大将军,也跟过蓝玉那匹夫!”

“父皇让我学会他们的兵法,我本以为那是父皇对我的期许。”

“结果?他告诉我,这是让我帮助大哥稳固江山!”

说到此处,朱棣的语气变得急促起来,“本王文武全才,凭什么做个打仗的塞王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