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三百一十章 组织上已经决定了,由你来当任......(7.2K)(3/4)

作者:新手钓鱼人
而爆发了一鸦。

这262张反对票,便基本上都是出自托利党之手。

当然了。

托利党反战并不是因为爱好和平,而是因为他们没有想到带清会弱逼到那种地步:

他们怕的是带清守住了关隘,同时关闭对英贸易,转交给其他欧洲国家,因此才投的反对票。

总而言之。

无论他们的起始点如何。

至少在反战这个诉求点方面,托利党和徐云的立场是一致的。

想要说服那些非辉格党议员投出反对票,对于威廉·惠威尔...或者说剑桥大学而言,并不是非常困难的事情。

因此虽然不太理解徐云的想法,威廉·惠威尔还是很干脆的一点头:

“没问题,罗峰同学,这件事我现在就可以答应你。“

“如今剑桥一系的下议院议员一共有42人,扣除掉辉格党那部分,托利党人数大概有二十多接近三十的样子。”

“这样吧,我给你个整数,30票。”

“也就是剑桥一系最少能投出30张反对票,不够的话我自己找人给你补上。”

威廉·惠威尔最后这句话说得很是霸气,大有些后世土豪买单的架势。

不过以他的地位和人脉,确实也有资格说出这句话——远的不提,光是惠威尔自己培育出的下议院议员就有四五位呢。

眼见威廉·惠威尔不但接受了自己的要求,同时还额外多补了一点添头,徐云不由心中一松。

接下来他要提的第二点难度很大,哪怕是徐云自己也没什么把握能够实现。

因此某种意义上来说。

惠威尔答应了第一个要求,他此番的目的差不多就已经达到了。

毕竟他所付出的代价,只是加速分析机的完工而已。

随后他又调整了一番呼吸,对威廉·惠威尔说道:

“至于第二点嘛.......”

“惠威尔院长,我希望如果战争开启,三一学院——我是指三一学院而非剑桥大学哈,能够尽可能的将帝国掠夺来的奇珍收录到三一学院的博物馆内,并且......”

“在一百五十年后,尽量将这些奇珍归还给东方。”

英国早在印度和美洲殖民时期便有了抢掠的作风,因此威廉·惠威尔也没有想着给英军洗地,而是将重点放到了具体的条件上:

“蛤?一百五十年?”

“罗峰同学,这...这我怎么能给你做出保证呢?”

“一百五十年后你我早都成灰了,所有的承诺都将化作一纸空谈,谁知道后辈们会怎么做?”

徐云闻言很是洒脱的一笑,朝他摆了摆手,耐心解释道:

“所以我说尽量嘛,至少收录宝藏的那件事,我希望您能够答应下来。”

徐云这番话说的很坦然,因为他确实也没指望后半句话能够成真。

别说一百五十年了,有些承诺十五年后都未必还有效呢。

只是华夏有句古话说得好。

有枣没枣打上三杆,打不着不亏,打得着那就是血赚。

至于前面那句话嘛.......

也算是尽可能的止损吧。

在带清沦为殖民地后,东方有大量的文物遗失海外,大英博物馆里头收藏的恐怕连总数的五分之一都不到。

在徐云穿越的后世,依旧有相当多的文物不知所踪。

最有名的就是圆明园兽首。

截止到2022年,12兽首依旧有4个下落不明。

别说收复遗宝了,你连去哪儿找它们都不知道。

这是带清这个腐朽王朝为愚昧所付出的代价,但那些文物是无辜的,许多甚至是更古时期先民的遗留。

徐云无力违逆大势,但他也想为那些无辜的华夏文物做些事情。

至少让某些老祖宗留下来的财富,不会被封锁在某个收藏家灰暗的密室中,连哭泣的声音都传不出来。

实话实说。

即便威廉·惠威尔做出了百年后返还文物的承诺,他的继任者大概率也不会认。

君不见某个地方说好了到期回归,此时依旧有不知多少曱甴在作妖?

但只要那些文物能够躺在三一学院的博物馆里,即便它们暂时无法回来,也比被沉箱锁柜好上许多倍。

东方的后人们至少能有个目标,不至于连该向谁讨债都不清楚。

还是那句话。

徐云付出的只是一些知识,甚至连“代价”都算不上的知识。

光第一个要求的反对票就够本了,第二个要求每完成一点他都是赚的。

视线再回归办公室。

看着一脸郑重的徐云,威廉·惠威尔不由摸了摸下巴,斟酌的道:

“罗峰同学,你的前半部分要求我倒是有些把握能做到,毕竟战争再怎么推迟,我活着的时候显然是能看到战果的——抱歉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