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37章 游子回乡 (定宝宝盟主加更8/10)(1/2)

作者:维斯特帕列
光芒散去,冉江耳朵里传来了哐啷哐啷的声音,同时有人在他耳边轻声呼唤着,“英杰,英杰,快醒醒,我们马上就要到站了。”

冉江睁开眼睛,只见他正坐在绿皮火车上,火车现在正在减速,呼唤他的那位同学已经开始收拾行李准备下车了。

邱英杰的记忆涌入脑海,冉江顿时明白了,这应该是邱英杰大学毕业,拒绝了留校当老师的安排,选择回义乌为家乡做贡献的时候吧?

根据记忆取下自己的行礼,跟两位同学一起到车门处等候,不一会儿,火车到站,车门打开,他们一起走了下去。

刚下车,四月份才到任的义乌县高官谢高华便迎了上来,笑着伸出手,冉江连忙紧紧握住谢书记的手,“谢书记,您怎么会来接我们?”

在这个年代,有大学生愿意回来建设家乡,那的确值得一把手亲自去接,学校要是好点的话,还会上报纸大肆宣传。

这同样是一位非常值得尊敬的好干部,在来义乌担任一把手之前,谢高华在衢州工作,衢州盛产橘子,一年能产8万担,可按照规定其中6万担,必须由国家收购,剩下的国家不收,也不允许私自售卖。

吃又吃不完,卖也不能卖,一些老果农被逼得去要饭,甚至有的村干部,为了完成收购橘子的指标,竟强行拿走。

谢高华当时在衢州当一把手,大胆做决定,在完成国家计划的前提下,剩下的橘子,哪里价高就到哪里去卖……

有了他的支持,外地人纷纷来收购橘子,果农收入是多了,但却直接导致当年国家订购任务没有完成;事后《人民日报》发文,点名批评他,“破坏国家计划搞市场自由化”。

橘农都吓得不敢再种橘子,他却鼓励大家不要怕,继续重,用他的话来说就是“我就从老百姓利益出发。”

而义乌的小商品市场也正是在谢高华的带领下才变得正轨起来,他在义乌任职的时间虽短,却为义乌的腾飞奠定了坚实地基础,日后他还被授予了“改革先锋”、“义乌小商品市场的催生培育者”、“最美奋斗者”等多种称号。

他退休之后,义乌博览会邀请他参加,他到达义乌的时候,义乌商人们组织了上百辆奔驰迎接,车上“饮水思源”四个大字,边上拉出横幅,上面写着“谢天、谢地、谢高华”!

以此来感谢谢高华对他们的支持,这可比“谢天、谢地、谢亚龙”好听多了。

日后马福报在大会堂见到谢高华,也是主动鞠躬握手,因为如果没有谢高华在义乌所做的一切,就不可能有马福报的商业帝国。

收回思绪,便听见谢高华笑着说道,“我哪能不来呢。你们毕业,放弃了留在大城市的机会,主动回家乡工作,几位英才是我求都求不来的金凤凰啊!”

说完他亲自拿过冉江等人的行李,放上了他那辆破旧的吉普车,“你们旅途辛苦,先跟我回去吧!”

这种求贤若渴的姿态让冉江佩服不已,上车后他坐在谢书记身旁,往车窗外张望,谢高华拉住他的手,“你这个高材生,听说大学留你任教你都不干,非要闹着回来?怎么想的?”

“谢书记,鸟飞得再高也得归巢啊,何况我还跟一个人有个约定呢,三年后在义乌相见,此人才是义乌真正的金凤凰啊。”冉江按照电视剧里台词回答。

三年前邱英杰在火车上遇到了初出茅庐的陈江河,陈江河虽然文化水平不高,但对商业的敏锐却让邱英杰佩服不已。

邱英杰送了陈江河一支钢笔,并和他许下了三年之约,他要在三年后回到义乌,带领这里的老百姓走向富裕。

“谁啊?”谢高华饶有兴趣地问。

“我先告诉您他的名字吧,鸡毛。”冉江笑道,通过在玉泉营的工作,冉江明白了一个道理,政府不可能包办一切。

所以想要把义乌小商品城做起来,他从政府层面上提供支持是一方面,同时也要有陈江河这样的能人带领老百姓扎扎实实的干,从民间和政府两个层面同时发力,才能把事业做起来。

汽车一路颠簸着前行,出现这种情况,即因为谢高华的吉普车已经很老了,同时也因为义乌现在太穷,没钱搞基础建设的原因。

马上就要到镇政府的时候,前面突然冲过来一个人挡在车前,司机赶紧踩了刹车,气急之下准备开窗痛骂,却被谢高华按住。

拦住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