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八节 做学问乐自然

作者:可尧
【原文】

学者有段兢业的心思,又要有段潇洒的趣味,若一味敛束清苦,是有秋杀无春生,何以发育万物。

【译文】

思考细密,行为谨慎,是做学问的人必须具备的能力,同时还要有种潇洒脱俗的高超情怀。如果只是一味克制自己,那么就容易让人觉得没有生机。这就像大自然中的秋天,缺少了阳光普照、惠风和畅的春季,万物是很难健康正常地成长。

【解读】

孔子曾说过:“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些耳熟能详的话语初看起来似乎没有什么连贯性,但稍微仔细分析一下,这却是中国读书人、知识分子一种可贵的学习心态,一种在生活中求得的快乐事例。

有些人不懂得读书为什么会使人快乐,那么读书的快乐体现在哪里呢?体现在下面五个层次:

(1)体悟的快乐。“学而时习之”是说一个人通过学习、观察、反思然后对人生自己的思想和智慧,再在生活中验证这些见识是否合理,这样一来就会让人在精神上产生愉悦之感,所以孔老人家称为“不亦悦乎”。

(2)自得其乐。读书人会重精神的自得其乐,他们轻功利的行为却往往不为世人所理解、接受。因此倘若一旦碰到一个远方的知己,其共鸣的快乐也就可想而知了。不过往往是精神上存在一种高层次的快乐,这种快乐只有读书的人自己才能真正体味到,即使是他们身边的人一时不理解,他们也不会怨天尤人。这样的人生活自觉,真正称得上君子,所以孔子又教育我们说:“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3)人文风流。中国古人常常个人吟味涵咏,以乐其志,这是一种人文风流。他们“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陶渊明著《五柳先生传》中把五柳先生描绘成这样,他“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他“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酣觞赋诗,以乐其志”。其实这里的五柳先生正是陶渊明自己的真实写照。他也只是沉醉于读书、写作之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样便可从中获得满足,体现了个人吟味涵咏情趣。

(4)潇洒倜傥。古代的文人爱好饮酒做诗,他们在风和日丽的日子里邀上三五知己,泛舟饮酒做诗这是何等的潇洒自在。王羲之《兰亭集序》中记载:永和九年,王羲之、孙绰、谢安共四十一位文人“群贤毕至,少长成集”,这里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澄清的激流映衬环绕,他们依次坐在清泉汩汩的溪水旁,边喝酒边赋诗,畅抒衷情。自然景物之美与人的才华之美有机结合在一起,两者交相辉映,却让人们羡慕不已和感慨万千。

(5)精神满足。南宋朱熹曾有诗说:“半田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充分表明了诗人所具有的精神享受。书中所见与泉涌而成的半亩方塘近似,文中所体会的圣学精髓更是让人心旷神怡。

又如明代王艮《乐学歌》中唱道:“人心本白乐,自将私欲缚。私欲一萌时,良知还自觉。一觉便消除,人心依旧乐。乐是乐此学,学是学此乐。不乐不是学,不学不是乐。乐便然后学,学便然后乐。乐是学,学是乐。呜呼!天下之乐,何如此学?天下之学,何如此乐?”这样我们知道人心本来是快乐的,但是在各种私欲的催动人下就使人心丧失了原本之乐。为解决这个矛盾只有不断地读书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因此,他们便得到了与功利有关的快乐,就算是升官发财之类,也只是一种假乐,应在摒弃之列。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沉醉于乐学境界中的人,不觉无为之做,既可以寒窗面壁之累,又可免名落孙山之苦,这可真是人生之幸事!

您最近阅读过:

木有最近阅读历史.&l;/br&g;&l;/br&g;17k(.17k.)火热连载 阅读分享世界,创作改变人生
本章已完成!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