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11、识人九征(1/2)

作者:某某某某某网友
刘彻回到宫中,卫子夫‘交’后宫掖庭登记入册,安排居所,而卫青被派到了上林苑的御马监中。- *小说&

对于卫青,刘彻寄予厚望,所以他要好好考察一番。并不急于让卫青崭‘露’头角。

刘彻自小的学习中少不了老庄之说,《庄子.列御寇》篇中提出识人九征,刘彻想用来考查卫青。

识人九征,即:“远使之而观其忠;近使之而观其敬;烦使之而观其能;卒然问焉而观其智;急与之期而观其信,杂之以处而观其‘色’”。

刘彻将卫青撇在上林苑的马厩中,再无过多的安排,暗中却叫随身近‘侍’韩嫣、张骞两人去偷偷观察卫青的举动。

韩嫣、张骞两人来报,卫青每日喂马、遛马、洗刷马匹,检查铁掌,活干得是一丝不苟,好像也没有什么怨言。张骞建议皇帝继续观察,皇帝哈哈大笑,实际上此时他也已经焦头烂额了。

后宫多了个‘女’人,首先要报给皇后,皇后当然不是省油的灯,一番大闹之后,惊动了窦太主,窦太主找到皇太后,一番‘交’谈,绵中带刺,太后极为不安,斥责了皇帝,将卫子夫从掖庭中除名,充作宫人,干起了舂米、洗衣的粗笨活。

皇后并没有就此罢休,继续在后宫中和皇帝折腾,动辄摔打物件,屡屡出言不逊,说皇帝忘恩负,时时提及刘彻之皇位是在他母亲窦太主的扶持下才坐上去的。刘彻为此头疼不已,却束手无策,连日以来都如此,刘彻苦不堪言,什么卫青、卫子夫都顾不上了。

对于马夫的角‘色’,卫青轻车熟路,只是入宫的待遇有些超出了他的预期,不过既然来了,他也能坦然处之。

皇后终于又闹腾到了太皇太后那里,老太太虽然偏袒‘女’儿和外孙‘女’,却也不糊涂,对于皇帝宠幸了一个‘女’奴也不认为是多大的事儿,反而斥责了皇后阿娇。

刘彻终于松了口气。谁知没几天,宫里管事宦官来报,已经被充作宫人仆役的卫子夫有了怀孕的迹象,王太后闻言惊惧万分,急忙去东宫请罪,谁知老太太大出众人所料,异乎寻常的高兴。

作为一个年已七旬的耄耋老者,她有一个很急切的愿望,就是孙儿能生个儿子,一是代表自己的生命得到延续,而来也好让汉家江山后继有人。皇后阿娇的不孕也一直让她很揪心,眼下,皇帝宠幸其他‘女’人而有孕,对老太太来说,心里的一块大石头落地了。

在太皇太后的安排下,卫子夫在宫里才有了专‘门’的住所和专人伺候照顾,但她的处境并没有因此发生质的变化,深宫之中,依然危机四伏。

平阳公主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作为皇帝的姐姐和卫子夫先前的主人,公主都应当出手,她索‘性’也住到了宫里,每日出了漪澜殿,就和卫子夫待在一起,同吃同宿,寸步不离,馆陶公主的却是想了很多办法,意图让这个‘女’奴和她腹中的胎儿消失,但平阳公主和王太后防备的滴水不漏,毫无破绽。

在保护皇帝的龙脉这一条上,太皇太后和皇太后的观点是一致的,无处下手的馆陶公主气急败坏,和她的皇后‘女’儿商议一番,决定将矛头对准尚在上林苑中养马的卫青,通过收拾弟弟,来达到打击卫子夫的目的。

卫青浑然不觉,他只是默默刚好自己的本质工作,建章营中有他的老友公孙敖,也有义纵等人,闲暇时光,老友相聚,谈天说地,日子也算过的惬意。

就在这平静的生活下面,掩藏着危机。馆陶公主派人对卫青下了黑手。

原本以卫青的身手,大长公主府的那几个酒囊饭袋不在话下,但明枪易躲暗箭难防,卫青还是被打晕,控制住后送往郊外,馆陶公主打算就此解决了卫青的‘性’命。

像往常一样,公孙敖去找卫青,却发现他不在营帐中,一番寻找,不见踪迹,也无人知道他的去向,公孙敖有些担忧,于是喊上义纵等人,一同寻找。

公孙敖知道其中缘由,如若有人对卫青不利,必定就是馆陶大长公主。于是几人分成数路,可以寻找大长公主府的马车。

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在城外的驰道上,大家截住了马车,一番‘混’战,制服了这些恶奴,救出被全身捆绑,无法动弹的卫青。前方就是树林,这些人原本打算就在那里解决掉卫青,正是千钧一发。

卫青获得自由,其实这些人的身份,他也了然于‘胸’,只是迫于眼下形势,肯定不能深究。公孙敖和义纵要出手杀了这些奴才,但卫青只想息事宁人。

子夫入宫,本就势单力薄,加上怀孕之后,更是成了皇后和大长公主的眼中钉‘肉’中刺,如今,大长公主意图置卫青于死地,卫青只能忍气吞声。

公孙敖不依,愤怒地拔出宝剑,卫青出手阻拦:“敖兄弟,切莫意气用事,这些都是大长公主的人,我们杀了他们,大长公主必定不会善罢甘休,我们又怎么能与大长公主抗衡呢?”

公孙敖:“大长公主又怎样?大不了我们兄弟几个杀了这些恶奴,然后扬长而去,‘浪’迹天涯,也好过被人暗算,还不敢声张,受这种鸟气。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