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2、国失明君(1/2)

作者:某某某某某网友
此时,守‘门’小宦官来报:“禀太后、太子,卫尉李广、程不识求见。-- *小说&”

“宣。”

李广、程不识二人一身戎装,威风凛凛,行军礼见过窦太后和太子刘彻,李广说:“太后,军中宿卫已经加了平时的两倍人手,人也都换成臣等从边关带来的从军多年老兵了,请太后、太子放心。”

窦太后微微一抬手,算是致意,说道:“飞将军办事,老身放心,除了宿卫岗哨,宫中还应加强警戒巡逻,一旦有人生事,将军可便宜行事,不必来报。”

李广、程不识:“诺!”

太后道:“李将军先去忙吧,老身还有事要给程将军安排。”

“诺,李广告辞!”李广行礼转身大步流星踏出承明殿的大‘门’。

窦太后,转向程不识道:“程将军,老身今日就将虎符‘交’予你,你可知道虎符的意义?”

程不识赶紧跪下,说道:“臣知道,臣跪谢太后信任。”

窦太后神情严肃,语气也加重了不少,说:“程不识,老身‘交’给你的是我大汉军队虎符,也是整个刘姓皇室的身家‘性’命和我大汉的天下、江山,你接过它,就要明白它所承载的责任,老身也要你时刻记这千斤重担。”

虎符是调兵信物,是古代皇帝调兵遣将用的兵符,用青铜或者黄金做成伏虎形状的令牌,劈为两半,其中一半‘交’给将帅,另一半由皇帝保存,只有两个虎符同时使用,才可以调兵遣将。

此时,皇帝危在旦夕,虎符就掌握在了太后窦氏的手中,窦太后为保万无一失,在儿子刘启即将离世,皇位‘交’替的时刻,将他‘交’给了自己最为信任的将军程不识。

程不识是汉军名将,老成持重,治军严谨,更重要的是,他原为太后家的车夫,是铁杆的窦家人。

未央宫,长乐宫两处的氛围陡然紧张起来,新调入宫的‘侍’卫大都是饱经沧桑的样子,根本不同于先前养尊处优的宫廷宿卫,他们机警而锐利,警惕的关注着所有人的一举一动。

在老太后的主持下,两宫保持了基本的秩序,而就在此时,皇帝醒了。

“快,快,将陛下的‘药’端上来,吩咐少府为陛下准备清淡饮食。”承明殿中太医和宦官、宫‘女’都忙碌起来了,窦太后,王皇后也带着众皇子、公主进到卧室。

只见皇帝脸‘色’苍白,一副虚弱至极的样子,可双目却炯炯有神,散发着不可思议的光芒。老太医郭义知道,这就是回光返照,可终究还是只能压在肚子里,任由一众人等为此忙碌。

皇帝见窦太后进来,赶紧叫:“娘亲。”声音低沉无力,窦太后一阵心酸,她虽然看不见,但也可以想象儿子的‘摸’样。

皇帝知道自己大限已至,再看母亲、妻子、儿‘女’全都面带愁容,悲悲戚戚之态,皇帝叹了口气说:“母后,孩儿自觉时日无多,孩儿不孝,不能长伴母亲终老。”

窦太后:“启儿,我的启儿,娘心如刀割,你好好养着身体,无需再多言。”

皇帝牵强一笑,无限凄凉:“母亲不必过于悲伤,俗话说,人过四十不称夭,朕今年已经四十有八,上天待我不薄,还让朕有了这么多的孩子,也算是了无遗憾了。”

说话间,皇帝已经神‘色’疲惫,气喘吁吁,休息片刻,继续说道:“生死在天,无法抗拒,只是,孩儿对不起母亲啊,孩儿虽有尽孝之心无奈天不作美,娘怕是又要白发人送黑发人了。”

窦太后此刻已经忍不住涕泪滂沱,说不出话来。皇帝继续说道:“彻儿已经加冠,儿子的心愿也了了,母亲喜欢刘彻,素来也知道他的聪明睿智,儿子将我大汉江山‘交’给他也很放心,母亲日后要教导他,历练他,他必能为我刘家争气,荣耀我大汉江山。”

一阵急促的咳嗽让皇帝的话无法继续,太医赶紧上前,端上汤‘药’,皇帝很艰难的摇摇手,示意不必如此。太后心如刀割,上前紧紧抓住儿子的手。

缓了一阵,皇帝继续说道:“彻儿年幼,军国大事还是要母亲做主,这孩子虽然聪慧,却也莽撞,要是来日他有个行差踏错,母亲要多多包容才是。”

窦太后抹了一把眼泪:“启儿,你放心,我自己的亲孙子,必然会尽心尽力辅佐,刘彻是根好苗子,这你不用说我也知道,他要有差错,为娘自然会教导之,如果上苍眷顾,让娘多活几年,娘一定为大汉打造一位明君。”

皇帝微微一怔:“母亲,朕有这么多孩子,最为满意的就是这十子刘彻,孩儿以为以刘彻的资质,母亲只需为他在大事上把把关即可,不必亲力亲为,孩儿相信,他比不会另母亲失望。”

窦太后含泪答应。

皇帝刘启:“母亲,儿子此去,也无多大牵挂,唯望母亲保重。”

说完头艰难的转向了刘彻,继续说道:“彻儿,知子莫如父,父皇相信没有看错你,这些年眼见着你一天天长大,是父皇最高兴的事儿,江山只有后继有人,才能代代传承,父皇把天下‘交’给你,是很放心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