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4、老将李广(1/2)

作者:某某某某某网友
匈奴刺客突然发起了攻击,用仅用的一支弓对准卫青就是一箭。。 更新好快。

久经沙场的卫青耳边隐约听到利箭破空之声,心道一声:“不好。”一边翻身下马一边道:“去病,有刺客,快保护你舅母。”话音未落,一支利箭便擦着他的袍袖‘射’入地面,深大寸许。

霍去病早已判断出刺客的方位,一个箭步冲了过去,此刻无处遁身,只好擎出藏在衣服里的利刃,高喊着冲了过来,霍去病拔出随身宝剑,磕开一名刺客的兵刃又刺向另一人的‘胸’口,霍去病出手讯如闪电,刺客来不及躲闪,立时毙命,另外两名刺客要越过霍去病,直扑卫青,霍去病哪里会让他们得逞,高高跃起,直取刺客后背。卫青也出手了,转眼之间,四名此刻两死两伤,一名刺客深感绝望,他知道奈何不了卫青和霍去病,便用尽全力,将手中短刀掷向轺车,另一个脸‘色’惨白,一刀捅死了自己的同伙,又拿刀抹向自己脖子。

短刀飞进轺车,卫青和霍去病根本来不及阻挡,眼睁睁看着曹璇从车中跌落。卫青不顾一切,冲上去抱住曹璇,只见短刀已经‘插’进了她的小腹。

等宫中御医赶到的时候,曹璇已经奄奄一息,她穿着最美的曲裾深衣,月白‘色’的衣衫上,点点鲜红的血迹像银装素裹的梅树上绽放的腊梅,这一刻,很多事情在她面前闪过,那个穿着粗布衣裳的少年,他的脸清晰而又模糊,逐渐消散,曹璇只能感觉到他有有力的大手,在紧紧握着自己,给她最后一丝力量。

御医把过脉,无奈地摇头,曹璇的脸‘色’急剧变化,养尊处优的美‘妇’人原本白皙红润的肤‘色’很快变得苍白,气息也越来越弱了。卫青嚎啕大哭,却见曹璇的嘴‘唇’动了动,在卫青的耳边,曹璇低声说道:“青,夫君,对不起你了,我,我要走了!青,青,谢谢你,这一生…,我很幸福…。”说罢,便永远的闭上了眼睛。

这场悲剧惊动了皇帝,也让霍去病怒不可遏,他亲自率领南北军,将长安城翻了个底朝天,匈奴人的暗探一个都没有逃脱,可惜,逝者已矣,匈奴人的鲜血不足以平息大将军的悲愤。

大将军府和平阳侯府上下皆素缟,年轻的平阳侯曹襄泣不成声,京中公卿大臣前来吊唁者络绎不绝,平阳大长公主也亲自前来。故人相见,相对无言,平阳公主的心情是复杂的。

很久过去了,卫青依然不能从丧妻的疼痛中缓过来,还好,曹璇为卫青留下了两儿两‘女’,承欢膝下,聊以自慰。

少了‘女’主人的家总是要显得萧条孤寂,卫青萎靡了好些日子,旁人也不敢过去劝慰,只有几位朝中老友来陪着他下下棋喝喝茶。时光是治愈一切伤痛的灵‘药’,随着时光的推移,伤痛逐渐减弱,虽然它永不消褪,只是暂时藏在了心底,但大将军却因此再次站了起来。千秋家国梦,国总是要大于家。国事为重,卫青暂时压制了伤痛,一心扑在军队上。

关于战争的决策是在皇帝、卫青和霍去病三人主导下做出的,经过‘激’烈地争论,皇帝最后敲定,以霍去病率领五万骑兵作为进攻的主力,大将军卫青统帅全军,坐镇中央。三军将领均归大将军节制。如此安排似乎没什么,但是大家都心知肚明,对于经常将“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挂在嘴边的霍去病来说,大将军要节制也是鞭长莫及。

汉军征调了十万匹军马。这些马一个冬天全都用粟米喂养,吃得膘‘肥’体壮,生龙活虎,民间携‘私’马入伍服役的也有四万人之多,相应的参战、后勤人员更是多达五十万。

由于是担任主攻,霍去病被准许优先挑选战马军骑,霍去病也不客气,将军中耐力最好,最适宜草原戈壁、塞北大漠行军的马匹挑走五万匹,敢于长途奔袭深入敌境作战的将军、校尉也拨到了骠骑将军麾下,就连普通军士也是‘精’挑细选的,要么是有一技之长者,要么是身经百战的老兵,汉军‘精’锐中的‘精’锐,最具战斗力的军士尽归霍去病,跟着卫青多年的高、中、低层军官几乎全部囊括其中,除此之外,霍去病还在浑邪王部的降军中挑选佼佼者,作为向导使用,而跟随浑邪王归降的匈奴因淳王和楼专王主动请缨,要求随骠骑将军出战。军械方面,也是优先满足霍去病军,只要有需求,一律无限制满足供给,霍去病军携带了大量的弓弩、箭镞,部分军士也因此配备了双马。

郎中令李广此时已是六旬高龄,本不在出征之列,但李广屡屡上疏,请求出战,都被皇帝驳回,李广未央宫殿‘门’口长跪不起。

见皇帝经过,李广大声道:“陛下,臣李广戎马一生,却无拿得出手的建树,眼见已是垂垂老矣,行将就木,就请陛下给臣最后一次机会吧!”

皇帝:“李将军,不是朕不通人情,只是此役事关重大,老将军年事已高,刀枪无眼,朕恐有闪失,毁了将军一世英名啊。”

李广:“陛下,为将者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何况我这个黄土都埋到脖颈上的老头子?臣愿意以死报国,死而无憾,只求陛下给个机会,不要让老臣的一生留下遗憾啊。”

皇帝沉‘吟’再三,李广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