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7、少年伙伴(1/2)

作者:某某某某某网友
洪伯说:“这里离人庄近,不会有猛兽猛禽出现,羊、马在这里尽可放心。-- *小说&”

“哦,洪伯,我们这是要干什么?”卫青不解。

“呵呵,今天咱爷儿俩去个地方,你天天打猎,也不见那么多的‘肉’,都快没处放了吗?今天咱们就去找个山‘洞’,以后再多的‘肉’也就不愁了。”洪伯笑着解释。

“好啊,好啊,找到山‘洞’我的书也就有地儿放了,我就安个家在那里,哈哈!”卫青闻言,对此兴致也很高。

两人骑了马,上路了。洪伯胯下是一匹膘‘肥’体壮的黑马,卫青自然还是他形影不离的月影,还有一匹马,驮着几张洪伯‘精’选出来的皮子,所有的干‘肉’和书简都已经捆扎好了,马儿负重不轻。

由于食物、卫青的书都数量可观,所以不能藏得太远,洪伯就带他到了半山,这里有一处断崖,被山洪、雨水侵蚀形成了很多自然的溶‘洞’,这几年雨水少,再加上泉水改道,山‘洞’变得干燥起来。

这处‘洞’‘穴’所在之地,是洪伯早些年牧马常来的地方,骑马不过半个时辰就到了。两人下马,给马下了马绊子,就任由两匹马在山坡吃草。洪伯带着卫青爬上峭壁,指点他小心的踩着并不易见的石块,很快爬到一个山‘洞’口,山‘洞’并不起眼,被灌木、草丛遮挡,如果不是到‘洞’口,站在崖下是看不出来这是一个‘洞’的。

‘洞’口不大,往里五六歩后左边还有一个‘洞’口,被山崖挡住,只能侧身而入,入内后豁然开朗,是一个两丈见方天然溶‘洞’。由于这前一个‘洞’口的存在,这个山‘洞’并不和外面直通,且还有山崖的遮挡,所以‘洞’内既不至于太过‘阴’暗,又能遮风避雨,温暖如‘春’。

卫青不胜欢喜:“太好了,洪伯,你怎么就能找到这么一个好地方?”

“呵呵,这有什么,这大山里这样的‘洞’多得是。”

二人动手将‘洞’内进行了一个彻底的大扫除,又将皮‘毛’、干‘肉’和书简统统搬了上来。

一切收拾停当,洪伯又开始穿针引线,将选出来较大的兔皮拣相近颜‘色’的缝制成了一件披风的样子,卫青认真地看着,他这个离开娘的孩子,迟早要学会自己缝缝补补,洪伯一边缝着一边仔细的给他讲解着要领。

洪伯缝完最后一针,咬断线头,喊卫青过去试了试,卫青已经完全长成了大人的‘摸’样,个子快赶上洪伯了,这件披风刚好垂下到他脚跟位置,洪伯说:“这个以后可以作被子用,冬天也可以当披风穿,要是有个什么紧急情况,到这个‘洞’里饿不着也冻不着。”洪伯继续给卫青安排道:“你改天上来,在里面那个角落支个灶台,再把下面藏着的陶罐拿几个上来”说着一指‘洞’壁,“你看那里,有我藏着的盐巴,以后用完还是要收好藏在那里。”卫青连连点头。

两人在新做的‘床’铺上躺下休息了一会儿,卫青很快睡着了,而洪伯担心两条黑狗看管不住羊群和马群,又见天‘色’不早,就强行拉起卫青要返回。

卫青睡眼惺忪,极不情愿的跟着洪伯下了山,还好三匹马儿很听话的在附近吃着草,洪伯怕卫青下次来的时候‘迷’路,将几处明显的标志一一指点给他,还教他如何在陌生的地方辨别方向,卫青似懂非懂的点着头,很快他们就和羊群汇合了。

卫青的宝贝都有了安全之所,他自然心情大快,一路哼这小曲回家。大黑、二黑远远的就冲了过来,卫青见牛群、马群都安然无恙,这才放心下来。

渐渐的天寒草枯,已经不能放牧了。郑家人也忙完了秋收,成捆的干草被堆进了卫青的小屋,院子里也是高大的谷堆,羊群就要靠着它们度过冬天。不用出去牧羊,卫青也被解放了。这一年他长高了不少,天天风吹日晒,让他的面孔黝黑,周身变得孔武有力,他的几个兄弟见此情形也不敢生事。郑贵的态度也好了很多,只有郑‘妇’,看见卫青就恶语相加,卫青也不和她计较,总是默默的走开。

只有离开了郑家的那个院子,才能呼吸一口自由的空气,彻底摆脱压抑的气氛。郑家庄不大,冬日万物凋敝,寒风中,这个小村子也显得格外萧瑟,秋收之后的田里,不着一物,空‘荡’‘荡’的原野上,大片枯草瑟瑟发抖,光秃秃的树枝,寒鸦栖息之上,天地间弥漫着一种苍凉的气息。

卫青信步走向村外的汾河边,三两个少年在河边忙碌着,似乎在做什么有趣的游戏,这引起了卫青的兴趣。

原来是三个少年正在河中抓鱼。冬日,汾水清澈见底,三少年相约前来汲水,见河边大石底下水流渐缓之处有鱼儿游动,大喜过望,遂脱了鞋袜入水捕捉。其中一人正是卫青的兄弟,郑季与郑‘妇’所生的次子郑希,他见卫青过来,自然没有好脸‘色’,但碍于卫青要比他高大健壮,也不敢造次,只是怒目而视。对于前些年时常欺负他的异母兄弟,卫青不温不火,只当没有看见他,另二人对年纪相仿的卫青热情有加,出言相邀:“来来来,一起下水抓鱼。”,郑希遂提起水罐默默离开。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