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13、血债血偿(1/2)

作者:某某某某某网友
卫青此刻也正杀红了眼,虽然知道来者不善,还是一剑劈了过去,金铁相‘交’之声震耳‘欲’聋,更让卫青震惊的是他手中的剑竟然不见踪迹,手中只留下虎口的剧痛,卫青知道遇到强敌了。-

敌人力大无比,不可以硬碰硬,只有以巧取胜。卫青很快有了对付他的办法,但这种想法转瞬即逝。有了前次莽撞而不顾身份的以身涉险,最终差点使全军陷入险境的经历,卫青很快清醒过来,逞一时匹夫之勇,实在对大局无益,而此刻,放走这百十个悍勇的匈奴人,对整个战场的态势有益无害,就如同堤坝挡不住洪水的时候,就要有意识地泄掉一部分洪峰一样。

主意已定,卫青便拨转马头,避开和此人的正面冲撞,一边大喊:“让开,放他们出去。”

赵信此刻正在卫青身边,对卫青道:“此乃右贤王太子,麾下有数百名勇士,都是从各部各族千挑万选来的。”

右贤王太子和卫青擦肩而过,本想回头再去对付他,却见面前的汉军各个拨马让开一条通道,心中纠结了一下,最终还是选择了逃命。汉军并没有让他们如意,等到这百十人脱离了和汉军的胶着状态,汉军的弓弩便铺天盖地而来,几乎所有人都中箭了,但是匈奴人强悍,仍然能坚持不落马,带上逃窜了。

其他汉军见状也纷纷效仿,有意识为最悍勇的敌人让出了一条道,将他们引向了公孙敖,这些匈奴人大喜过望,以为就此逃出生天,岂知汉军的弓箭瞬间便到了,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受了伤,汉军居高临下,又是一个冲锋,匈奴人不敢正面‘交’锋,四散而逃。

卫青所料不错,这些悍勇者逃脱后,汉军重新又扎住了口子,留下来的可就大不同了,在汉军咄咄‘逼’人的气势之下,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了放弃抵抗。成群的匈奴人抛下兵刃跪倒在地,只有少数人还在呼喊着要突围。

汉军井然有序的收紧包围圈,对于不愿降者用弓弩‘射’杀,还在负隅顽抗者如同一个个靶子,做了汉军箭下亡魂,这种杀戮是残酷的,震慑力也是巨大的,很快,所有的人都服服帖帖的趴在了地下。

大局已定,卫青令公孙敖率一万人占据四周山梁,警戒敌人增援,也是监视俘虏中的不安分者。被俘汉人最先被甄别出来,虽然衣服鱼龙‘混’杂,但一口汉话一出来,便知是同胞。获救者无一例外,目噙热泪

此战俘获甚多,粗略估计应在两万人左右,远超之前的三战,卫青传令全军,先收缴敌人的武器,接下来重点搜寻匈奴贵族,对俘虏不准伤害,受伤者和老者、年幼者不计入俘获。

大家都很熟悉卫青的这种做法,所以也没有人有异议。汉军清点俘虏,一一盘查,将其中受伤较重者、老者、幼儿、有孕‘妇’人赶到一边,任其自行离开。

俘虏中冲出一群人

赵信首次见到这种情形,大为吃惊,许久,拱手对卫青道:“将军仁义,亘古罕见,被将军打败的敌人也是幸运的。”

卫青道:“自古一将功成万骨枯,打仗少不了死人,也许我这是‘妇’人之仁吧。”

直到东方大白,朝阳初升,汉军才完全搞清楚了战果,郭昌来报:“此役毙敌两千余,俘虏一万五千余人。”

卫青道:“我军战损如何?”

郭昌:“我军战死殉国者八百人,重伤者近千人。”

卫青:“杀敌千人,自损八百,作为领军者,卫青惭愧啊!”

郭昌:“将军,我军还大量杀伤敌军,数目应该过万,不过是敌人强悍,带伤逃走了,将军不必如此自责,此战我军还解救被俘的边民三千余人,有男有‘女’。”

卫青:“同胞们受苦了,吩咐将士们要好生对待。”

右贤王仓皇而逃,非但抛弃了其部落的贵族阶层,还留下了大量的金银珠宝,按照一贯的做法,汉军军士们‘私’下瓜分了这些财宝,卫青作为主将,本来应该取得最大的一份,可是他却坚决拒绝。

彼时,入伍从军是没有军饷的,为了‘激’励民众踊跃入伍,所以朝廷也就默认,军队出征作战所获的战利品可由将士们自行分配,虽不是明文规定,但也是约定俗成。对于普通军士来说,入伍从军,除了能‘混’饱肚子,最大的好处就是这些缴获品,当然立了军功也会有金钱赏赐和爵位晋升,但都没有战利品来得直接和普遍。

面对卫青的拒绝,众人也有些不好意思拿自己的那一份,卫青突然意识到了自己的问题。‘私’分缴获是流传了数百年的陋习,已经被所有人接受,自己如今摆出一副高姿态,拒绝,这是在道德上绑架了别人,使别人不好意思,也不敢取自己应该得的那一份。

当太阳从遥远的东方升起,万丈光芒再次普照大地的时候,曾熊熊燃烧的大火化成灰烬,消失在阳光之下,塞北的冬天还未退却,北方的地平线上白雪皑皑的山头隐约可见,胜利如此艰难,却也如约而至。

将近两万名俘虏,都是匈奴青壮,为避免其再生事端,汉军割开牛皮羊皮将俘虏双手捆扎,并五人为一组拴在一起。俘虏中有近千名‘女’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