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4、张骞归来(1/2)

作者:某某某某某网友
主父偃在皇帝的支持下,愈加‘弄’权,极尽横暴跋扈之事。-- *小说&卫青所料不错,主父偃果然富贵不长久,他出任齐国相国,加紧对齐王刘次昌**不法的侦查力度,齐王畏罪自杀,惹得皇帝震怒,早就心怀不满的诸侯乘机联合起来揭发主父偃收受贿赂之事,皇帝将其下狱,但一想到他的才华,又举棋不定。皇帝召卫青入宫,询问他的意见。

卫青道:“主父偃虽然贪财好利,但对国家也是有大功的,虽然罪不容诛,但其才可用,陛下三思之。”

皇帝犹豫不决。

此时,公孙弘觐见,言:“齐王自杀,无后代可继承,国除,其领地归属朝廷,如此灭人之国的恶事,罪魁便是主父偃,陛下不杀他,实在无法堵住天下悠悠众口,无法安抚刘氏宗亲之心。”

皇帝思虑再三,最后很艰难的从牙缝里吐出一个字:“族”。

可怜主父偃,殚‘精’竭虑为皇帝分忧,屡出奇谋,议置朔方,行推恩令,都是事关千秋万代的大功绩,饶是如此,一朝不慎,便惹来灭族之祸。

此事给卫青的震动很大,回到家中尚心有余悸。

躺在‘床’上,卫青也是久久不能平静,夫人觉察到卫青的异常,问道:“夫君今日入宫,可有什么麻烦,为何忧心忡忡?”

卫青道:“主父偃被灭族,我亦心有戚戚啊。”

夫人大惊:“主父偃是陛下最为宠信的重臣,权倾朝野,为何突然如此?”

卫青:“自古伴君如伴虎,为君者的心思最难揣度,为夫在想,除了君王无情,主父偃自身也有问题,古人言“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为夫当年在平阳阳山牧羊,见过河川水流,也颇有感悟。”

夫人:“大道理我‘妇’道人家不懂,但夫君仁善宽厚,必然会有福报。”

卫青自此愈加谨言慎行,但凡朝中同僚,无不礼敬有加,朝堂之上,众人侃侃而谈,卫青总是沉默寡言,皇后宫中也很少去了,每日忙完政务便到家中陪伴妻儿。朝臣们对卫青的谦恭十分感动,投之以桃报之以李,卫青的威信自然与日俱增。只有一人,面对卫青的时候还是一贯的老样子,既不刻意巴结也不横眉冷对,此人便是老臣汲黯。汲黯为人刚正不阿,卫青也十分敬重,但是汲黯始终对外戚抱有偏见。

朔方筑城之事逐渐步入正轨,公孙敖以骑郎身份和苏建同赴塞北。一切都在按部就班进行,皇帝便命卫青继续训练汉军,霍去病也成了一名羽林骑郎,追随舅舅卫青左右。

霍去病真是军事天才,但凡与军队相关的事情,无不一学就会,一点就通。有皇帝姨父和将军舅舅,少年骑郎不免无所顾忌,时常不将领军校尉放在眼里,自己就指挥调动新军玩起了攻防演练的游戏,皇帝也不见怪,索‘性’让他自己挑选了一批羽林、期‘门’军中的佼佼者作为部属,将偌大个上林苑都划成霍去病的练兵场。

皇帝对霍去病道:“朕的上林苑,曾是你舅舅卫青练兵之所,朕的车骑将军,朕的数万骑兵,都是在这里起步的,今日朕也给你霍去病这样一片天空,朕要看着你一飞冲天。”

霍去病大咧咧地一笑:“陛下就放心吧,臣不但要一飞冲天,还要为陛下‘荡’平匈奴,生擒敌酋。”

皇帝:“汉家男儿,生当应有此志,壮哉,霍去病。”

有了霍去病,卫青清闲了许多,在夫人曹璇的主持下,卫青也不能免俗,纳了一房妾室,正是夫人曹璇当年的陪嫁丫鬟,都是故人,少了许多尴尬。很快一妻一妾都有了身孕,卫青沉浸在幸福之中。

朝中人事也有了很大变动,御使大夫张欧被罢免,取而代之的是公孙弘。

匈奴那边,新立的伊稚斜单于也慢慢肃清了军臣单于的旧臣,坐稳了单于宝座,对于汉军攻占河南的举动,他非常愤怒,继而迁怒于和亲公主,数以百计的汉朝宫人丫鬟被拖到单于王帐,受尽凌辱后抛去喂了恶犬,就连大汉皇帝亲封的公主也不能幸免于难,在饱受匈奴贵族羞辱后又分给了伊稚斜的心腹大将,伊稚斜无耻的大喊:“弟兄们,你们也尝尝汉朝公主的味道。”

对于这一切,中行说冷眼旁观,不置一词。同胞受难,他也做不到无动于衷,但是仇恨彻底‘蒙’蔽了他的双眼,汉朝越是受辱他越是高兴。

伊稚斜当然不会安于现状,很快,他的手下人也按捺不住了,纷纷要求向汉朝开战,名为开战实为抢劫,这是草原游牧民族的生活方式,如同他们打猎和放牧一样,不过这次不同的是伊稚斜单于在开始抢劫之前进行了相关部署。

伊稚斜:“我大匈奴控弦骑‘射’之士数十万,威震草原大漠,可是在先王的时代,却屡屡被一个叫卫青的无名小辈打败,损兵折将不说,还丢了水草丰美的河套草原,这是我大匈奴的耻辱,今天,我伊稚斜单于,要带领你们,我大匈奴最勇敢的勇士们,去越过长城,杀光汉人。”

底下一片嗷嗷的叫声夹杂着贪婪的口号:“杀汉人,抢汉‘女’。”

伊稚斜伸手示意安静下来,继续说道:“我们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