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21、新城朔方(1/2)

作者:某某某某某网友
一旁,李广的幼子李敢道:“父亲大人,雁‘门’传来捷报,车骑将军卫青打败匈奴于河南,收复河套。- *小说&”

李广一怔,半晌说不出话来,爷儿俩个就这么站着不动,年少的李敢似乎看到父亲眼中有泪光闪动。

汉军的狂欢持续到深夜,不断有民众加入其中,卫青的胜利让右北平的困境彻底消除,东线,在很长一段时间将不再是两国‘交’战的主要前线。喜悦过后,李广感觉到了无限落寞。作为一名职业军人,他戎马倥偬,征战半生,自负勇武无双,岂料青年才俊横空出世,扭转乾坤,立下不世之功,也许是机缘巧合,也许是时运不济,这个结果让老将难免黯然叹息。

“战报,河南大捷,六百里加急。”汉朝边关的驿站忙碌起来,最快的驿马,最‘精’干的军士,飞奔向长安。

皇帝,此刻在上林苑中,和数万期‘门’、羽林军在一起,前方军报不断,卫青处屡屡传来捷报,却不过是小打小闹,让人揪心的是东方,渔阳、右北平一线屡屡被攻破,匈奴人似乎要。铁了心攻占大汉东北边境的几座大城。

只有在军营中,和年轻的汉军将士们待在一起,皇帝才觉得安心。他们,是大汉的未来。

又是一份军报,皇帝示意近‘侍’念出来,‘侍’从取出白绢,念道:“车骑将军卫青奏,河南大捷,收复河套!”

一瞬间,空气仿佛凝固住了,皇帝和千万汉军一起懵住了,随即,军中爆发出欢呼:“河南大捷,收复河套,陛下威武,汉军威武!”

这一刻,无数年轻的汉军士兵‘激’动得流下眼泪,六十年了,终于,有了这一天,六十年来,无数汉人带着遗憾永远闭上了双眼,没有来得及听见胜利的消息,六十年来,长安数十万士民时常夙夜忧叹,不知道哪一天,匈奴的铁蹄就会惊醒他们的酣睡,如今,这一切都一去不复返了。

卫青,还是卫青。如今,长安的士民早已没有了龙城一战时的惊喜,胜利,似乎变得有些顺理成章。

比皇帝更急切等待消息的,还有卫青的家人,胜利带给他们的喜悦,更多的来源于他们所心爱的那个人安然无恙。

是夜,曹璇临盆。一个新的生命就此诞生,如同数万将士和殚‘精’竭虑地皇帝一起,让一个年轻的国家看到新生的希望。

凯旋而归的将士们从长安西‘门’入城,沿途百姓纷纷奉上酒‘肉’犒劳,卫青未解征衣,从司马‘门’入宫觐见向皇帝详细叙述战事过程。

皇帝听得入‘迷’,时而忐忑时而‘激’昂,卫青说罢,还有些意犹未尽。身为皇后的卫子夫早已按捺不住,却不能逾越君臣界限,只好焦急等待。

姐弟相见,自然欢喜万分,卫子夫生下皇子刘据之后,地位更加稳固,但是皇帝的宠幸却少了许多,毕竟经历了几次生育,卫子夫容颜不免衰减,‘色’衰爱驰,是帝王的天‘性’,后宫争宠,更比前朝凶险,有了儿子,又有弟弟卫青屡立战功,这才是她最大的后盾。

出宫之后,卫青便匆匆奔赴家中,家人欣喜自不用说,母亲更是喜极而泣。曹璇此时尚在‘床’榻之上昏睡,新生的儿子在襁褓之中,卫青抱着他,忍不住眼泪。

翌日,长安,未央宫,宣室殿,皇帝盛装,文武大臣,宗室贵戚齐聚一堂,皇帝颁旨嘉奖有功将士,其诏曰:“匈奴逆天理,‘乱’人伦,暴长虐老,以盗窃为务,行诈诸蛮夷,造谋藉兵,数为边害,故兴师遣将,以征 厥罪。诗不云乎,‘薄伐严狁,至于太原’,‘出车彭彭,城彼朔方’。今车骑将军青度西河至高阙,获首虏二千三百级,车辎畜产毕收为卤,已封为列侯,遂西定河南地,按榆溪旧塞,绝梓领,梁北河,讨蒲泥,破符离,斩轻锐之卒,捕伏听者三千七十一级,执讯获丑,驱马牛羊百有馀万,全甲兵而还,益封青三千户。”

卫青以车骑将军身份统领全军,横扫河南,彻底肃清河套之敌,解除匈奴对京都长安的威胁,居功至伟,封长平候,加封食邑三千八百户,校尉苏建,辅佐车骑将军,领军杀敌有功,封为平陵侯,食邑一千一百户;校尉张次公,身先士卒,冲锋陷阵,封为岸头侯,食邑八百户。其余校尉郭昌、荀彘、李沮、赵信各有封赏,有功军士一一按军法赐爵位田宅,汉军上下一片欢腾。

汉军此战带回来的不过是三千六百颗敌人首级,还有三千零七十一名俘虏,但是,长达数月的征战过程,真正的杀敌数目远超于此,无论是皇帝和群臣全都心知肚明。首虏率是汉军军法的基础,但此战之意义绝非仅限杀敌数目,河套平原,地势开阔平坦,土壤‘肥’沃,水草丰盛,自古以来就是附属丰饶之地,因而里来就是中原农业民族和北方游牧民族共同向往的沃土。作为‘蒙’古高原与陕甘黄土高原的分界区域,河南地不仅在经济上具有巨大的优势,而且在军事上更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此战,彻底解除了匈奴对汉朝京都长安的直接威胁,作为大汉帝国的皇帝,刘彻,再也不用提心吊胆,日日忧心匈奴何日会突然来袭。

群臣对皇帝的封赏心悦诚服,只是对匈战事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