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7、公孙敖折戟(1/2)

作者:某某某某某网友
不一会儿,各路斥候也都尽数归来,言明方圆百里只有零散的匈奴牧人不见大军的踪迹。-- *小说&卫青下令全军原路撤回。

此乃深入敌境,与匈奴在其腹地展开的第一战,虽然杀敌不多,但却是达到了汉武帝对敌人亮剑的意图,给了敌人当头一‘棒’,震慑了狂妄自大的匈奴人,提振了汉人的士气,一扫昔日畏匈奴如虎的怯懦。

汉军俘虏的那两百多人,除了巫师,还有很多是匈奴小王的子弟及亲信,他们远离自己的部落,被送到大单于的身边,冠以相国等称号,充当人质。龙城,是后方,所以安置于此,谁又能料到,汉军如神兵天降,出现在了匈奴的后方。

卫青大军饱餐之后,全军开拔。此时,在不远处的河朔草原上,公孙敖急得如同热锅上的蚂蚁,出塞已经数日,他只遇到了数股零散的匈奴游骑前来‘骚’扰。匈奴大军的影子都都没见到,连派出去的几拨斥候也不见了了踪迹。眼见士兵带的粮草日渐减少,公孙敖和众校尉一筹莫展。

其实在不远处,匈奴白羊王、娄烦王倾其所有,集结近两万大军,早就在前方布下口袋,只待军臣单于收拾了李广,再‘诱’使公孙敖进入埋伏圈。匈奴人像草原上的野狼,耐心地等待猎物失去耐心。

这两万人马几乎就是白羊王、娄烦王的所有家底儿,跟随在两万大军之后的是七八万的牧民。匈奴传统如此,平日里,匈奴行军打仗以抢劫为主,跟在骑兵后面,能乘机捞不少便宜。

公孙敖果然上当了。白羊王、娄烦王派出三千骑兵前来叫阵,公孙敖将人数占优,大喜过望,全军尽出,匈奴人抵挡不住,往后退去。

公孙敖挥军直追,不过二十里地的光景,匈奴人的马快,早已不见了影子,一旁的荀彘忍不住提醒公孙敖:“公孙将军,匈奴人先前还是边战张边退,有意和我军胶着,如今一溜烟没影了,将军要考虑清楚,这敌人似乎有引‘诱’之意啊!”

公孙敖闻言大惊,看看四周果然都是起伏不定的山坡,非常适宜埋伏,但事到如今,他也没了主意,只好硬着头皮道:“我有大军一万,何惧匈奴人,再说,只是有引‘诱’的样子,匈奴人愚钝,说不定只是真的战败而已。”

郭昌也道:“匈奴人一接战便退走,实则没有多大损失,凭借着快马,匈奴人要真想退去,那是很容易的事儿,若不是为了引‘诱’我们,为何且战且退?”

一语点醒公孙敖,他立刻下令,全军停止前进,后队变前军,向后撤退。可惜,已经太迟了,匈奴人见到汉军队伍里有了动静,等不及公孙敖部完全进入埋伏圈,便高呼着从藏身之处冲了出来,就连先前佯装败退的那股敌军也回过头来,围攻公孙敖军。

公孙敖部中了埋伏,气势上便输了一筹,如今匈奴骑兵呼啸着从山坡上冲下来,自然更是惊恐,阵脚不由得‘乱’了。

匈奴人在冲杀中不断以弓箭杀伤汉军,同时,三面已经形成了有效包抄,匈奴骑兵正在运动当中,试图完成合围,已经出现‘混’‘乱’局面的汉军这个时候才完全转过身来,沿原来行进的道路又开始了突围。

公孙敖明白匈奴人的目的,他知道一旦完成合围,必定难逃全军覆没的悲剧,所以指挥三军拼命向前,公孙敖一马当先,一把环首刀左劈右砍,匈奴但凡挨着边便送了‘性’命,身旁的荀彘、郭昌也不示弱,纷纷将面前的敌人砍翻下马,一时间,匈奴人的口袋眼看就要被撕裂开来,更多的匈奴骑兵涌了过来,匈奴中有将领大喊:“这是汉军主将,不要让他逃了。”

白羊王、娄烦王更是重金悬赏:“抓住汉军主将者,封千夫长,赏百金。”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越来越的匈奴人冲向以公孙敖为首将校,公孙敖眼见情况不妙,只好挥动令旗,传令全军各自朝多个方向分头突围。

汉军散开,分头出击,越来越的汉军贴近了匈奴骑兵,展开了‘肉’搏战,这个时候,匈奴的骑‘射’优势已经不复存在,训练有素的汉军在马背上和匈奴人对砍,也丝毫不落下风。

《孙子兵法》云:“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战之。”匈奴人想以两倍兵力围住汉军,实在是痴人说梦。

公孙敖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很快杀出了一条血路,在前方不远处开始陆续聚拢残军。

汉军猝不及防之下,吃了大亏,死伤惨重,如今能骑马归队的,不过一半人左右。在公孙敖将旗召唤下,越来越多的汉军逐渐靠拢过来。很快有了五千人左右的队伍。

稍微站稳了点脚跟的汉军展开了反击。环首刀挥动,威力也不可小觑,这股匈奴并非‘精’锐,不能和大单于本部兵马相比,汉军拼死反击,他们很快感觉到了压力。骑兵近身‘肉’搏不同于骑‘射’,更多的靠的是实力,上林苑中的多年训练并非虚度,如今效果显现。

匈奴骑兵遇到强烈抵抗,伤亡也不在少数,很快失去了一口吞下这股汉军的勇气,公孙敖已经成了一个血人,还在不断砍杀,命丧在他环首刀下的匈奴人已经不下五十人。所谓“三军可夺气,将军可夺心。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