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5、李广兵败(1/2)

作者:某某某某某网友
公孙敖曾经深入匈奴,熟知地形,率军猛进,深入草原三百余里,也安下营寨,和他对战的,正是匈奴的浑邪王、休屠王所部。- *小说&

面对茫茫草原,不知敌人何时何地会突然出现,所以公孙敖也万分小心,设立不少岗哨,派出无数斥候。

公孙贺的人马也是不紧不慢,在离开边城二百里的地方停下来。公孙贺从军多年,深得汉军行军‘精’髓,选了靠近水源的草原扎营。此地依山傍水,占尽地利。

公孙贺将所部分为三部分,扎下三个营寨,互为犄角之势,一旦匈奴人来袭,三寨可以互相救援,互为依靠。

其实,除了卫青所部不知踪影,李广等三人的行踪匈奴人一清二楚。散落在草原的无数牧人,便是匈奴骑兵最好的斥候。

匈奴人最重视的,还是李广,军臣单于的大军,早在李广营寨的西北两处集结完毕,军臣单于扎下王帐,便开始了饮宴,而伊稚斜却带上了几名贴身‘侍’从,悄悄地靠近李广营地。李广军的岗哨还未来得及发出信号,便被匈奴最为强悍的‘射’雕者‘射’中了喉咙,悄然倒地。

伊稚斜观察李广营寨,只见汉军灯火通明,严阵以待,并没有可乘之机。

匈奴大营。军臣单于和众将也在商议军情。

军臣单于:“人说李广悍勇,此言果然不虚啊。左谷蠡王夜探敌营,汉军军容整齐,不好下手啊。”

左大都尉:“汉人是懦夫、胆小鬼,就知道龟缩在营寨中,区区李广,何劳大单于亲自领军,臣一人,便可破他营寨,击败汉军。”

伊稚斜:“左大都尉切莫轻敌,我去悄悄看过,汉军营寨木桩林立,军帐之间有致,互相策应,实在是不可小瞧啊!”

军臣单于:“哦?左谷蠡王去看过了,那可有破敌之策?”

伊稚斜:“我大匈奴的骑兵是马背上的健儿,优势在于骑马驰骋,开弓放箭‘射’杀敌人,和汉军野战,必胜无疑,但汉军的营寨并不好攻破,一来有壕沟木桩,二来不能骑马飞速冲锋,箭支的威力大减。”

军臣单于有些不悦:“如此说来,那李广我们就没办法了?”

伊稚斜:“非也,大单于且听我说,汉军深入我草原,就是为了找我们打一战,怎么可能就这样龟缩不出呢?所以,儿子以为,明天一早,汉军必定会撤掉营寨,继续前行,我军只需原地等待,汉军就会送上‘门’来,以逸待劳,自然好过强行攻寨。”

伊稚斜此番话引得众人称赞,就连军臣单于都频频点头,一旁正是军臣单于的嫡长子,未来单于的继承人,军臣单于对他道:“看看你的哥哥,不但勇猛无双,还如此有智慧,你该好好学学了。”

匈奴王子一脸的愠‘色’,却不好发作,只好连连喝了几碗闷酒。

军臣单于的管家嘉丹乘机进言:“是啊,左谷蠡王文武双全,实在是大单于之福,我大匈奴之福啊!”

这伊稚斜自从和中行说一拍即合,有了争储之心,便处处听从中行说的安排。而中行说这个老汉‘奸’熟谙政治斗争之‘精’髓,他让伊稚斜频频展示勇武和智慧,同时又曲意讨好大单于身边的近‘侍’,尤其是见钱眼开的嘉丹。如今,这些举措都已经初见成效。

展示勇武和智慧,是要做到服众。匈奴是一个游牧民族,推崇强权与暴力,只有强者才能赢得尊重。但是,人‘性’是相通的,谁都会受到利益的‘诱’‘惑’,所以金钱收买依然是寻找盟友的最快手段。

嘉丹对军国大事没有发言权,却有左右军臣单于心情的本事,越来越多的关于伊稚斜的好话传到了军臣单于的耳中,让他十分自得自己的识人之明。

伊稚斜并不因为这些称赞而有倨傲之‘色’,反而频频向诸将敬酒示意。最后军臣单于一锤定音,明日等李广军拔寨,大军即刻全力进攻。

陆续有斥候送来白羊王娄烦王的消息,他二人自称已经盯紧了公孙敖、公孙贺所部,明日必定一战而下。军臣单于更加放下心来,至于那没有踪影的卫青,众人都根本不放在心上,一个奴隶而已,靠着‘女’人上位,必定是庸碌之辈,难成大气候,说不定他在草原大漠中‘迷’了路,正在哭鼻子呢。

匈奴君臣喝了半宿,才东倒西歪的搂着‘女’人睡了。翌日,君臣单于勉强起身更衣,下令开战。李广军当然已经拔寨,诚如伊稚斜所言,汉军不可能永远依靠营寨,他们也急着寻找敌人,以求一战。

果然,汉军斥候发现了匈奴骑兵,吹起了报警的号角。汉军训练有素,立刻列好军阵,严阵以待。

李广如此做法,正中匈奴人的下怀。匈奴人很快发起了冲锋,硬弓带着利箭,发出破空之声,如满天飞蝗一般飞向汉军,李广军备有木盾,举起遮挡,但还是有不少人中箭倒地。

汉军中也有不少马弓手,纷纷挽弓还击,无奈,匈奴靠着马的速度所驱动的箭支,‘射’程远远高出汉军,汉军的箭纷纷落地,没有伤着匈奴分毫。瞬息之间,匈奴又靠近了不少。

李广在中军指挥,身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