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3、四路出击(1/2)

作者:某某某某某网友
大军依次在皇帝面前走过,沿驰道朝西北方向而去。- *小说&首先是李广,李广要调边关老兵,所以眼下只有五千军骑,很快通过皇帝的检阅,直奔雁‘门’而去。

卫青所部最后一个通过皇帝的检阅。卫青的目标在上谷,正是引发此次讨伐行动的地方,最为接近匈奴大本营的地方。

卫青驻马行礼,皇帝举目望去,四目相对,一切尽在不言中。拨马,向西北而去,留下一个永恒的背影。

目送卫青大军消失在长安驰道尽头,刘彻忍不住有些不安,一个少年将军,带着一群‘毛’头小子,越过长城,进入广袤无垠的草原大漠,面对一个未知的世界,他们,到底会走向何方?谁也不能回答。

唯一能聊以自慰的是,这支军队带着强烈的复仇**,仇恨或许源自恐惧,但它可以创造出超乎想象的战斗力。

卫青率领大军沿着他数次北上的路线前进,大军先到北地郡,稍作休整,继续北上到达上郡,最后穿过雁‘门’郡辖区,抵达此次出征的大营——上谷。

此次出征的四位将军均不从长安携带粮秣辎重,而是在出关之前,就地征集粮草。汉军以往作战,总是兵马未动粮草先行,随行锅灶齐备,炊具齐全,甚至有专‘门’的火头军军种,如今草原战场,和先前的环境大有不同,辎重车辆确实不便快速行军作战,骑兵在草原行军,一日行进三百里是常事,而汉军先前深入匈奴,也不过百里。

李广所部最有经验,行军安营扎寨所需物品一应俱全,骑兵携带三天的面饼和饭团作为行军干粮,至于草料,李广人外塞外处处是牧场,不在考虑之列;公孙贺一丝不苟,按往常习惯携带锅灶粮草,卫青和公孙敖所部也做了大量的锅盔面饼,所不同的是每个骑士还随身携带了不少稻谷,作为战马的‘精’料,卫青还吩咐各营,每个人都准备了一只超大的水囊,装满清水。

更为奇怪的是,卫青压根没有准备宿营所需的营帐和木桩,只带了几顶简单的行军帐篷。

李广闻之嗤之以鼻,对儿子李敢道:“卫青小儿,懂什么行军作战,塞外处处是野草,用得着给战马预备‘精’料吗?草原上到处是河流、清泉,还用得着背那么多水囊?简直是笑话。他不带营帐,如何在草原安营扎寨?没有营寨,匈奴人攻来,如何抵挡?这样的人领军,实在是徒增笑料。”手下的校尉也全都哄堂大笑。

更让大家纳闷的是,卫青所部的装备也大有不同。他们将汉军的标准武器配置——长戟弃之不用,全军全员装备弓箭和弩箭,近战武器,只携带汉剑或者环首刀。

李广得知此消息,谓左右言:“卫青小儿,整出这么多的事儿来,我汉军历来作战,都是刀枪剑戟,能开重弓和匈奴对‘射’的人毕竟是少数,他卫青弃戟不用,看他怎么对付马背上的匈奴人?匈奴弯刀,可不是吃素的。”

李敢道:“父亲,其实以环首刀对付弯刀也未尝不可啊?”

李广:“黄口小儿,你懂什么,一寸长一寸强,环首刀哪里有长戟顺手啊。我们且看他卫青如何收场。”

此处汉军四路出击,根本不可能做到保密,所以索‘性’招摇过市,大张旗鼓的前进,

匈奴方面很快就得到了消息。

匈奴王厅,军臣单于和一干重臣正在听取探子的汇报。

探子道:“汉军此次共派出四万骑兵,分四路越过长城,进入我大匈奴境内,白羊王、娄烦王所部斥候已经探查到汉军行军迹象,前来报大单于。”

军臣单于哈哈大笑:“好啊,好啊!汉朝人竟然也敢越过长城,进入草原?那太好了,正好连锅端掉,省得我们打到他们‘门’上。”

单于王庭一干亲信也是喜形于‘色’,右大将是军臣单于同父异母的弟弟,年轻气盛,说道:“大单于说的太好了,正是发愁汉军不来,送上‘门’来的‘肥’‘肉’,一定一口吃掉。”

众人摩拳擦掌,纷纷表态,要求领兵出战,在他们看来,汉人不过是待宰的羔羊,而领兵出战是一个美差。只有一人,面‘色’沉重,沉默不语,此人正是汉‘奸’中行说。

军臣单于注意到了中行说,示意他说话,中行说道:“大单于,诸王,各位将军,老奴得知汉军来攻,也笑他们不自量力,但是,大家注意到了没有,此次汉军出动的都是骑兵,是骑兵啊。区区汉朝,在不知不觉中竟然也有了四万骑兵,这点大单于不能不重视啊。”

左大将粗暴的打断了他的话:“胡扯,汉人骑在马上,那也能叫做骑兵吗?再说了,他汉朝有四万骑兵,我大匈奴能骑马开弓者何止四十万啊。”

中行说毫不理会,继续对大单于说道:“无论是不是能熟练的骑‘射’,这四万军骑可都是实打实的骑兵啊,汉军历来缺少马,从三年前大单于打右北平、雁‘门’、北地的时候算起,汉人只用了短短的三年,悄然之间,便有了四万骑兵,实在是可怕啊!假以时日,汉军的必然会有翻天覆地的变化。反观我大匈奴,虽称控弦之士三十万,实则是将能骑马匈奴人都算在里面的,如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