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3、马邑之谋(1/2)

作者:某某某某某网友
除了上林苑中的新军,皇帝在前朝也没闲着,武安侯田蚡就任丞相,统领百官,一旦大权在握,很快,他贪婪、狡诈的劣根‘性’便显‘露’无余。- *小说&他是皇帝的舅舅,天下本来就是父系和母系共有的,大汉的传统如此,皇帝再怎么至高无上,还是要受太后的约束,因为有孝道这个无形的绳索束缚着他。

王太后当然也不是省油的灯,这个‘女’人因为江湖术士的一句话,就可以抛夫弃子,处心积虑,入宫接近太子,绞尽脑汁,最终母仪天下,城府何其之深,胆略何其之大。

付出了这么多,她当然要有回报,她的要求不仅仅是儿子做了皇帝这么简单。果然,窦老太太一死,朝中便充斥着形形‘色’‘色’和王太后有着千丝万缕关系的人,他们都紧紧的盯着一些‘肥’缺,而王太后授意田蚡一一安排。

太皇太后病逝,皇帝名义上开始亲政,似乎一切都是他说了算,但是实际上,田蚡和东宫的新主让他焦头烂额。皇帝的权力非但没有增加反而受到了来自相权和后权的双重侵蚀。

刘彻当然不愿意束手就擒。可惜的是,眼下他还不能和母亲闹翻,因为皇帝以仁义、孝道治天下,纵有千般的不愿意,还是必须要听太后的。

刘彻心里纵然翻江倒海,但表面上依然平淡如初,复杂的政治斗争和后宫险恶让这个年轻的皇帝有了与他年龄不相符合的老练和忍耐力,他忍了六年才得以亲政,如今,他决不允许大权旁落,不管是谁,敢于阻碍他的千秋大业,他都丝毫不会留情,哪怕是他的舅舅他的母亲也不例外。眼下,他还需要忍耐,无论是田蚡,还是太后,他都必须要一击即中。

田蚡经过一番试探,发现皇帝尚能容忍,胆子和胃口便进一步扩大。

刘彻不动声‘色’,对田蚡的人事安排,他一概照准,同时,又将历次招贤得来的贤良方正之士安排到各个职位上,既然他们发挥作用,又不至于引起旁人注意。

田蚡沉浸在大权独揽的快感中,对皇帝的不满浑然不觉,大臣们纷纷依附田蚡,以求加官进爵,就连韩安国都不例外。

韩安国原本就和田蚡走得很近,当年梁孝王死后,韩安国就攀上了田蚡,无奈田蚡不成气候,很快被窦老太太赶出了朝堂,眼下卷土重来的田蚡无人再能挡,韩安国少不了奉上厚礼。田蚡最喜金银、土地,就算是韩安国这样故旧之‘交’也要用黄白之物来说话。

韩安国的厚礼没有白送,田蚡果然很卖力,假借太后之意,让韩安国任了御史大夫一职,也算是位列三公。

撤销了太尉一职,那么三公也变成了两公了,御史大夫一职举足轻重,韩安国能任此职,有田蚡推荐的因素在其中,当然最关键的还是皇帝赏识韩安国的为人。田蚡深知这点,所以他也极力笼络韩安国。

韩安国得以频繁出入相府,和田蚡饮酒作乐,国政大事尽在笑谈之间。对于皇帝身边的红人,整日泡在上林苑中的太中大夫卫青,田蚡很是好奇,他仅仅只是皇帝羽林的统领者,也就是军中一校尉的角‘色’,却敢对权倾天下的丞相不闻不问。

和卫青有过‘交’道,了解其为人的韩安国不愿多谈及,他知道卫青志向所在,不愿田蚡为一己之‘私’打‘乱’他破击匈奴的步骤,当然,这也是皇帝的理想所在。

韩安国不是个君子,却也不愿意看到田蚡上海卫青这个真君子。所以,他将话题引向了边关贸易。

韩安国道:“田丞相秩比两千八百石,封邑广而富庶,还另有田产无算,在诸侯中算是最为富有的,可是田丞相知道吗?在边境小城马邑,就有富豪数家,家家不比丞相的家底儿薄啊!”

听到与钱财有关的事情,田蚡果然来了兴趣:“哦?小小边城,蛮荒之地,果然有这么多富豪?”

韩安国:“是啊,丞相可知道这些人的财富来自哪里?”

田蚡:“马邑靠近匈奴边境,莫非他们是何匈奴做生意?寻常生意,如何能如此巨富,相比其中肯定有非法的勾当。朝廷这些年严禁铁器和成年马匹出关不回,想来这些禁品必定有很好的利润吧?”

韩安国:“丞相英明。果然如此,边城的商人都是靠着非法贸易发的财。边关盘查甚为严格,寻常人走‘私’夹带并不多,是有靠着官家背景,才能发大财。”

田蚡:“哦?如此说来,大行令王恢如果和商贾合作,算是条件最为得天独厚咯?”

韩安国:“这个,没有实证,韩某人不敢妄加猜测啊。”

田蚡发现了边疆贸易的巨大利润,很快将注意力转移到这里,派心腹之人到边城一番打探,果然将商贾的情况打听清楚,并且探查到了马邑首富聂壹正是大行令王恢的人。

田蚡如获至宝,对于王恢,他本来也没有成见,可是王恢的大行令位置他却盯上很久了,这个专‘门’负责外‘交’事务的职务,因为要‘操’办和亲之事,所以牵扯钱财巨大,在田蚡眼里是个很有油水差事。

田蚡的美梦是这么做的,如果安排亲信之人做了大行令,不但美差到手,还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