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七十章 关隘(1/3)

作者:贾柳道
方连山决定让张升前去兰州寻成四,再持信前去拜访论恐热。为了让张国栋放心,方连山决定请张国栋前来一叙,何况现在心绪也慢慢调整过来了,顺便再问问那五色笺的事情。

“大哥,小弟先死里逃生,又遇菡儿的变故,心绪不佳,让大哥担心了!”方连山举起酒杯,满脸歉意。

“是啊,方兄此次特意请张大哥前来,以示歉意!”庞厚启亦打着圆场。

“义弟怎么如此客气?”张国栋有些痛心,“你为我大梁出生入死,家中又遭变故,我这个义兄却帮不上什么忙,时常揪心不已啊!”

“大哥!”方连山心中着实有些感动,将酒一饮而尽,“我们今日便好好聊聊!不知大哥可知道那五色笺的来历?”

“五色笺?”庞厚启惊奇万分,“可是那‘草书之圣’的五色笺?世上竟真有此物?”

“我确有此物,因为我乃其后人!还请庞公子万勿外泄!”张国栋亦将杯酒饮尽,“说起这五色笺的来历,我隐约记得祖父在我幼时曾讲过。好像是我的祖先四处游历时,在一处山林间,碰到了一个全身散发着炙热之气的垂死之人,祖先本着救人的想法,将清凉的山泉泼在其身上。不想,那垂死之人竟舒缓过来,我祖先又讲授其效法自然之理,不想二人愈说愈投机,最后结为兄弟。那人见我祖先常年在外游历,体内阴湿之气颇重,便将一段口诀教给我祖先后,飘然离去。可我祖先不太懂,又感觉其口诀高深莫测,所以将其写在了五色笺上,嘱咐后人好生保管!”

“大哥,可知你的祖先是在哪里遇到此人的?”方连山急追问。

“好像……是在北方吧!具体的我也不太清楚!”张国栋使劲想了想,“好像那处大山和五色笺有着什么联系,哎,真不知道了!”

“张大哥,”庞厚启忙起身举杯,“改日请一定让我见识一下这五色笺!”

“放心吧!”方连山见庞厚启激动地两手发颤,笑了笑,“今日还有一事要告诉大哥,我想让升儿前往兰州一趟!还请大哥理解!”

“那升儿已然跟了你,为你跑跑腿也是应该!你不必在意我!”张国栋已然有些醉意,“但愿他将来也能有个前程不是?义弟,我看你让升儿前往兰州,恐与这大理、吐蕃出兵有关系吧?”

“大哥为何这样说?”

“我大梁危机四伏,哪儿能有大军来对付这联合之兵?对于两个刚刚联手的敌人,最好在他们还没有建立起信任前,将其拆开方为上策啊!”

“不错!我们正想用离间之法!”方连山却是不再犹豫,“庞兄和我打算死守西边的蓬鲁州,和西南的清溪关!”

“这样守可不行啊!”张国栋急地冒出大颗汗珠,“义兄我年轻时曾遍游蜀地,其中利害我可是深知的!”

“还请大哥指教!”方连山忙起身斟酒。

“那地理图集粗略莫名,与实际地理可是有较大的出入!”张国栋以手蘸酒,以桌为纸,立即画了起来,“这世上的路有千条万条。蜀地西南的清溪关道的确是险峻,可随着时间流逝,那山洪爆发、商人往来,其旁早已出现了许多不知名、不好走的崎岖山路、羊肠小道……”

看着清溪关四周密密麻麻地羊肠小道,再看看古地图,庞厚启脸色煞白,“这可怎么办?在中书省政事堂开御前会议时,已然定下了固守清溪关。而且,太子殿下还说,有土就用土垒,没有土,用石头也要垒!现在……这关口还有什么用?”

“纸上谈兵终是空啊!我们必须立即另外驻兵险隘!”方连山也急了。

“这恐怕很难啊!”庞厚启忧心忡忡,“太子、齐王、左相等重臣还幻想着利用蜀地的重峦叠嶂呢!都认为堵塞一座小小清溪关,就可以高枕无忧了!我们私自改变政事堂的决定,那可是大罪!”

“我们先将实情呈报上去!”方连山却是不慌不忙,“如果有谁反对我们放弃清溪关、另筑关隘的建议,那就请朝廷把他们反对的话都写下来,留政事堂存档。如果将来清溪关堵不住大理的兵锋,追究罪责就有案可查!”

“你这个鬼精灵!”庞厚启大喜,“这样一来,肯定是没谁反对了!哪儿有人敢负这个责任!”

“就算另筑一座关隘也得仔细考虑才是!”张国栋却是又喝了杯酒,“就算什么路都堵住,还是有人会从没有路的地方走出路来。我们得以攻为守,以守为攻!”

“大哥请讲!”方连山和庞厚启皆正襟危坐,虚心求教。

“首先,应该马上在蜀地西边的蓬鲁州和西南的清溪关之间,就是大渡河畔的大渡县修筑一座关城!犹如一把插进吐蕃和大理的利刃,使其恐惧背后,不敢深入蜀地!而且还可以阻止大理与吐蕃合兵一处!”

“好!”方连山和庞厚启看着地图赞叹不已。

“其次,”张国栋见二人都很赞成,不禁精神大振,“清溪关撤防后,可在其北边,也就是清溪关和成都府之间修筑一座关城。就在这儿,雅州的中部,背山面水的要冲之地修建!如果还不放心,还可在雅州东北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