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二百零三章 推车上山(1/2)

作者:贾柳道
数场大战,大梁已然疲敝,户部尚书马慕圣疲于奔命,可前方军需依然差了个大窟窿。

齐王主动请缨,将太原府的大权暂时交由禁军大都督段天贵后,回到洛阳,协助太子办理军需征收。

方连山生死不明,仅仅是泰安商行和四海钱庄,已经足以让人惦记得无法入睡,太子和齐王不谋而合,许多人的目光都盯住了江南。

试了试,便得了不少甜头,太子与齐王大喜,正酝酿一场大阴谋时,吴王萧厚启却生生插进一脚,要与成家联姻。

匪夷所思,文宗竟答应了,连皇后都默认了!

太子与齐王气急败坏,眼睁睁地看着唾手可得的巨大利益竟然让吴王得去了!

看着一心要杀人的太子,左相陈无极淡淡道,从古至今,没见过商人之女做了皇后的。

太子恍然大悟,吴王有了银子却没了继承的机会!主动淡出,留下被银子晃花了眼的齐王独自奋战。

齐王正懊恼时,却传来成语嫣悔婚的喜讯,欣喜若狂,太子自己退出了,这下这江南还不是自己一个人的?

一系列狠毒手段铺天盖地地压向了江南。

以军需为名,征收重税。

泰安商行和四海钱庄首当其冲,大大小小的富商们亦被盘剥压榨,稍不如意,便要被抄家,被打入大牢,倾家荡产亦是无法满足齐王的胃口。

一时间,江南大地鸡飞狗跳,税吏们趁机装满了腰包,江南各官员竭力执行,仍免不了被贬谪。

航海贸易被迫停止,无数工厂作坊纷纷倒闭,流民四起,丐帮的弟子们简直就是富人了,富庶的江南之地如一潭死水般……

“我真有这么重要?”听完刘晏、张升等人的汇报,再看看眼前堆得如小山的密信,方连山简直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我只需要发一句话就可以了吗?”

“事情万分紧急。”张升急道:“江南天怒人怨,官民沸腾已经达到顶点,我们强大的私人军队,江南各地的民团武装都准备好了,所有的人都眼巴巴地等着我们一句话,事关重大,请方叔决断。”

“请决断。”刘晏、张国栋齐齐躬身。

“理想就是件衣服,谁都可以穿一下,裁来剪去,破烂不堪,只好换一件衣服,大家才能穿,被愚弄的只是衣服和旁观者,最终被嘲笑的还是裁剪衣服的人。”方连山脑门冒汗,小心道:“如果你推着一辆装满瓷器的小车上山,却被一只野狼盯住……”

“自然是先打狼。”半晌,张升抬头道。

“可一丢手,瓷器就毁了。”张国栋缓缓道。

“照理是该先打狼,可实际上却是大多数都选继续推瓷器上山。”刘晏无奈道:“方兄是选择继续忍让吗?如果江南民心尽失,后果……”

“从情报看,大梁已经满是疮痍,何止江南?”方连山叹息一声,“如果我们振臂一呼,定然应者甚多。可惜,得利的却是辽国和西夏,无论什么事,民心背向自然重要,可实力也不容忽视。”

三人沉默。

“有个什么彭什么大将军的。”方连山耐心道:“聚集了许多军队,狠狠打击了敌军,取得了非凡的战绩,却被小人嫉妒陷害,说什么过早暴露实力,引来扼杀。如果不狠狠打击敌军,怎么能让那么多人相信这股势力强呢?如何能凝聚人心呢?我觉得,先把小车停下,至于打不打狼,看看狼的反应再说。”

停下?众人迷惑……

重税之下,江南工厂作坊再撑不住,关门歇业,许多从乡下来到城市的人总要找口饭吃,正途找不到,自然走歪路。

怪的是,流民四起,百姓家居然未遭殃,丐帮弟子隐现众流民间,和齐王以及朝廷还有瓜葛官员商贾几乎都遭到洗劫。

被齐王从京城派来的许多催税使莫名其妙地纷纷死去,其生前所搜刮的金银财宝亦消失了。

朝廷千辛万苦搜到的税银总会在押解前往京城的路上被人打劫,而劫匪很客气的留下三分之一后,大笑而去。

江南各地官员被免职者甚多,由京城派来的继任者总是上任不久便很快“去世”,少许正直练达的继任者虽保住一命,却是根本查不出什么,除非他将衙门彻底大换血,要换血,自己却是先付出血的代价。

读书人视去江南为死路,功勋子弟们却欢喜得很,吹嘘道,当大梁遭遇危机时,他们定然是最积极忠心皇帝的人,太子也很赞同。

功勋子弟们一路风流而来,又无数人家家破人亡,还没到江南呢,整船整船的沉入长江喂鱼了。

文宗震怒,令江南驻军立即弹压。

江南驻军的皮是朝廷的,血和肉却是江

南富商的,哪儿会理会文宗诏令?装模作样的“扫荡”了一番,早回去睡大觉了。

文宗大怒,撤换数名将领,还以大义晓之,实在催人泪下,几名热血沸腾的将领终于出兵,可还没出军营,人头便没了。

你掐我脖子,我断你命根,人之常情。

江南不是大乱,根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