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一百零八章 似曾相识(1/2)

作者:贾柳道
瑞雪初霁,方连山一行在刘晏的带领下,站在宝石山上向南眺望,只见西湖银装素裹,长堤横亘,雪柳霜桃,整个湖面看上去铺琼砌玉,晶莹朗澈,其冷艳之美令人无法自拔。

“你们看下面!那就是有名的断桥残雪!”刘晏指着山下,沉醉道。

“这桥没断啊?”成三莫名其妙,“不过这里的雪景倒是挺好看的!”

站在山上,俯视西湖,但见横亘在湖中的长堤东端立着一道石桥,拱面无遮无拦,在阳光下冰雪消融,露出了斑驳的桥栏,而桥的两端还在皑皑白雪的覆盖下。依稀可辩的石桥身似隐似现,而涵洞中的白雪奕奕生光,桥面灰褐形成反差,远望去似断非断。

山下空旷寺院亦传来了声声钟响,愈发使人生出无限感慨,方连山贪婪地呼入一口新鲜空气,缓缓道:“

楼台耸碧岑,一径入湖心。

不雨山长润,无云水自阴。

断桥荒藓涩,空院落花深。

犹忆西窗月,钟声在北林。”

“好诗!”

忽听一人高声赞道。

方连山转身一看,有三人正缓缓向山顶走来。靠前的一位五十来岁,容貌清矍,黑色长髯垂至胸口,正是此人在高声称赞。其旁是一位约四十来岁,白白胖胖,张着一双丹凤眼的中年人,一脸笑意,亦在点头称是。两人身后跟着一个奴仆模样的人。

“刘副提举?”方连山正要客气时,丹凤眼中年人却是大喜,“原来你躲这儿来了!”

“原来是张大人啊!”刘晏苦笑道:“切莫再称什么副提举,在下早已不是官身了!”

“你也太莽撞了!”张大人叹息一声后,看着方连山道:“这位能做出如此好诗的公子是?”

“这是方连山方公子!是在下的好友!”刘晏有礼道:“这位是杭州知府张来仪张大人!”

“方连山见过张大人!”方连山微微躬身行礼。

“方公子年纪轻轻便能做得如此好诗,实在难得!”见方连山未行大礼,张知府也不介意,“这位是本官的好友晏……”

“老夫姓晏!公子可称我晏同叔。”不等张知府说完,长髯老者主动自我介绍了一番,“本欲欣赏雪景,不想听到了公子佳作!既然是旧识,何不同游?”

方连山等人也不好推辞,大家便相携同游,谈诗论赋,也算颇为投缘。

一路上空气清冷,竟再看不到其他游客的身影,连小商小贩亦消失了般。石道石阶厚厚地铺积着水沫似的雪。亭台竹树,大都着满了雪,向下低低地垂着,如密盖着纯白色的毡毯。偶有几株山茶花,正在艳开着粉红色的花朵,那花朵有些堕下来的,半掩在雪花里,红白相映,色彩灿然……

“如此美景,竟才我们几人来欣赏,实在可惜啊!”刘晏叹息不已。

“西湖之胜,晴湖不如雨湖,雨湖不如月湖,月湖不如雪湖。”张知府亦觉十分可惜,“能真正领山水之绝者,尘世有几人哉!”

“数年前老夫亦在初春来过西湖,其时湖光潋滟熹微,如晨光之着树,明月之入庐,湖山之神髓,岂独残雪!”晏同叔回头看着方连山,随意道:“不知方公子以为如何?”

“在下还是第一次来此,未曾见过西湖初春美景呢!”方连山可不想卷入这无谓之争。

“那方公子是不相信老夫的话?”晏同叔却是不肯放过。

“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这老头够倔的!方同学只好又抄诗一首。

“好诗句!”刘晏和张知府一起赞道,如霜和成三虽不大能听懂,但见方连山又被称赞,心中亦是十分自豪。

“但愿能早日听到公子完整诗作!”晏同叔亦惊诧地看着方连山,忍不住连连点头,有心考验,又问道:“方才刘公子为西湖雪景不能为众人欣赏而惋惜,方公子怎么看?”

张知府有些奇怪地看了看晏同叔后,亦热切的望着方连山。

“刘兄大可不必如此烦恼!至少还有我能理解你嘛!”方连山紧握住刘晏冰冷的双手,“春秋楚人皆爱唱下里巴人,能够欣赏阳春白雪的毕竟只是少数!现在西湖雪景少些人来也好,人太多却又不懂这美之所在,岂不是破坏了这冷艳空灵之境界?让我们共同努力,我相信总有一天,

人们对两只曲子都会喜欢!而刘兄你最终会真正被世人理解的!”

“知我者为我所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刘晏哽咽着,只是紧紧反握住方连山的大手。

“好一个‘境界’二字!”一直神色平静略带忧愁的晏同叔突然精神大振,大声道:“看来我等前来西湖赏雪,既是西湖的幸运,也是我们的福气啊!今天就让我们活出个境界来!”

“晏兄,你……”见着一反常态,意气风发的晏同叔,张知府惊得目瞪口呆。

“你们看那里!”晏同叔指着湖心一座孤零零的小亭子,“我们不如一起前去亭中赏雪!且悠闲一回!”

“船家,今日你可载人游湖?”晏同叔大方地掏出数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