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13章流言蜚语(1/2)

作者:藕丝
虽说大部分的人都对拓跋氏垂帘听政这件事颇有异议,可还有一小部分人秉承支持态度,那便是拓跋氏的娘家,散尽了家中几乎所有银两,收买了几位官职不大,却有实权在手里的大臣。

这些大臣都是深熟官场之道,三言两语便将那些不敬之人轻飘飘的顶了回去,其中有一句付斟时倒是记得清楚:“子欲养而亲不待,树欲静而风不止,若是皇上能够英明神武文坐龙椅,太后也该在后宫喝茶玩乐,不闻政事。”

言下之意便是在说,但凡宫扶清能争点气,拓跋氏也不会出来,顶着这个天下骂名坐在一旁垂帘听政,但凡宫扶清能坐稳那张龙椅,拓跋氏应该是在后宫吃喝玩乐,又何必要来每日过问政事。

这番话虽然听起来对宫扶清这个元朝皇上颇为不敬,可当时朝堂的人只在乎自己的利益安危,谁也没有站出来替他说半句话。

大家都暗自以为宫扶清确实是这样,没什么用,又或者他们压根就将宫扶清给忘记了,毕竟有他和没他都是一样的。

那个时候的宫扶清实在是很没有存在感。

一时间,全国上下为这件事争执不下。

被派去调查这件事的小公公心里苦,流言蜚语的要查起来无异于大海捞针,从何下手都不知道。

关于那些话到底是谁说的小公公没查出来,可兜兜转转的却查到了付斟时接了一小娇娘的消息。

有家中先祖是当年大梁的官员,节日时曾有幸借着家中先祖的光入宫参加宫宴的,在宴会上时曾无意看见过那名动天下的九公主一面。

那人差异的表情,付斟时当时将小娇娘带回来时,他当时正好在场,隔了远远的瞅了一眼,高头大马上,只觉得那小娇娘长的同已逝的九公主一模一样。

且那人还万般笃定地表示,当年在大梁的宫宴上便看着两人的举止十分亲密。

众人皆是惊讶,原来那些传言,付斟时和九公主的关系不一般确实是真的。

且纷纷猜测那小娇娘究竟是何人,更有甚者猜测会不会是九公主的某个妹妹,当年侥幸从大梁的皇宫里逃了出来,付斟时思及九公主,见她生的同宫识鸢相像,便将其接了回来。

亲眼见过九公主的那人却摇头表示,大梁的公主们他大多都见过,虽说有一两位公主的眉眼看起来同九公主有些像,却也仅仅只是几分,从未有哪位公主生的同九公主这般相像。

众人大惊之于,更加好奇那小娇娘究竟是何人,又是生了一个什么模样。

小公公一直没能查出流言蜚语的源头,便琢磨也许将这件事拿回去汇报,也不至于落了两手空空,届时就算太后怪罪下来,想来也不会太严重。

谁知,小公公刚将这件事说完,头顶上却没了声音,壮着胆子抬头一看,才发现太后满脸的惊恐。双手死死的捏着椅子扶手,看起来有些狰狞的样子。

小公公服侍拓跋氏的时候不算长,可太后待外人向来时一副端庄大方的形象,极少见过动怒的时候,更别提露出眼下这幅神色。

小公公暗自在心里揣摩着,那九公主同太后究竟有些什么渊源,莫不是九公主当年其实不是自刎,时被拓跋氏给死的?

他站在三步台阶下,距离拓跋氏不算远,听到一声轻轻的呢喃:“你……果真还活着……”

小公公垂着头,不敢说话。

过了良久,他听到拓跋氏轻轻吐出一口气,抬手道:“你寻个机会,将那人带入宫里来本宫瞧瞧。”他刚要应下,又听到:“皇上那边知晓了吗?”

小公公回道:“还没有,眼下这件事议论之身还小。”

拓跋氏点点头,靠在椅子上声音似是有些疲惫地说道:“如此就好,这几日惊中流言蜚语太多了些,你去解决一下。”

小公公连忙应下。

没两日,他便来了提督府。

付斟时被太后娘娘唤到了宫里商量事情,他特地挑着这个时间来,门口的小厮一看到他身上的衣服,还没等他开口便殷勤的将他接了进去,一路上虽然话不多,只有他问起时才会回话,可每一次都能有意无意的拍上一两句马屁。

小公公有些惊讶的好了他两眼,心想若是他能去宫里,只怕会混得很好,便挑了个机会,道:“你家大人出去了?”

小厮走在面前,侧着身子微微将腰弯下来了一些,“是,我家大人今日一早就被叫到皇宫里去了,公公没听说吗?”

小公公没心情同他多说,立马便将准备好的下一句话仍出来:“这几日京中颇为不太平,诸多流言蜚语闹的人心惶惶,太后娘娘命咱家下来整治一二,方才忽的听到一传闻,说是你家大人接了个女子回来?”

这时,小厮脸上的笑容已是有些僵硬,但还是勉强挤了挤:“是接了个姑娘回来。”

小公公抬头装出一副不甚在意的模样,百无聊赖的打量着提督的布局摆设,淡淡道:“你家大人待那姑娘怎么样?”

那样子像真的只是整治流言蜚语时,无意中听到同东厂提督有关的话语,上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