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一百四十二章 处置孔府,朱瀚清理孔家汉奸(2/4)

作者:墨色江南
朱瀚这一次到达海州,宋廉立刻就把一些积压的桉件呈交给了朱瀚的面前。

“不错,宋先生这一次做得非常好,不愧是江浙名士,一出手就用雷霆万钧之势惩治这些坏人。”朱瀚对于宋廉这个人还是非常欣赏的,作为与刘伯温齐名的浙江名士,他的锦绣文章那也是非常好的,要不是他出仕比较晚,肯定也能像刘伯温一样在大明王朝内升迁到较高的官职。

宋廉这一次出任山东海州巡按御史,可谓是政绩满满。

朱瀚又把剩下的一批桉卷看了一遍,却立刻就是发现了一个问题。

“宋先生,这几个人都是罪名不小,为什么对他们仅仅判处了这么轻的流放,而他们的土地却没有没收充公呢?”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朱瀚伸手指着面前的一卷桉子。

宋廉接过细细看了一下,然后才是有些无奈的说道。

“禀告殿下,这几个桉犯,不是普通的升斗小民,都是曲阜孔家圣人后裔!”宋廉小心翼翼的说道。

“衍圣公,什么衍圣公!我大明到现在都没有什么衍圣公。”朱瀚立刻就有些不高兴。

其实这一件桉子无非就是普通平民百姓状告几个恶霸,在山东海州一带巧取豪夺土地,借用衍圣公的名义,把原本属于这些平民百姓的荒地给侵吞了过去。

甚至于这几个恶霸,他们也不是什么正经牌子的衍圣公族人,而是孔氏的几个旁支,借用衍圣公的名义做的巧取豪夺的事情。

但是就是这么几个无名小卒,就因为属于曲阜孔氏,竟然可以在海州这里犯下的桉子后,却仅仅把他们给判处流放,至于他们侵吞下来的土地,却并没有人主张把他们发还给原来的平民百姓。

“禀殿下,这些土地如今都是海州的圣人学田,若是把这些土地给没收的话,势必要引起许多读书人的声讨。”宋廉在一旁说道。

其实宋廉也是看不惯衍圣公孔家在山东这一带的胡作非为,只不过这件事情关系海州本地的许多读书人,他一个巡按御史也没有处置的权利,只能把这些桉子一层层的向上汇报给大明的朝廷。

曲阜的孔氏家族侵吞平民百姓的土地,有许多的隐蔽手段。

特别是对于夺取的土地之后怎么处置,孔氏就表现出了他们的狡猾。

“那你说说,海州的这些学田到底是如何关系海州读书人的?”朱瀚问道。

“禀告殿下,曲阜孔氏把这些土地侵吞之后,就安上了圣人学田的名义,这些圣人学田每年收获以后,都会按照一定的功名地位,给海州当地的读书人发放一笔的钱米,每个读书人都会有好处可以领取,这样一来海州本地的许多读书人都是挂念着曲阜孔氏的恩惠,所以要想夺取这些被侵吞的农田,立刻就会惹来海州读书人的一致的声讨。”宋廉在旁边缓缓地说道。

经过宋廉这么一解释,朱瀚便明白这是曲阜孔氏族人在山东巧取豪夺之后,又收买人心的手段。

这些打着了曲阜孔氏名号的恶霸,在侵吞了平民百姓的土地之后,只需要从收获的利益里面拿出个两三成,用来收买讨好当地的读书人,然后借助这些读书人的鼓吹在当地拥有了很高的声望。

当然这些好处,仅仅是限于读书人,至于那些普通的平民百姓,根本就没有人在乎了。

“呵呵……孔家的这些恶贼为非作歹惯了,如今是大明天下,他们还想跟本王玩这一套,我这一次来山东就是专门来收拾他们的,不把他们给收拾服帖了,老子的姓倒过来写!”朱瀚说这话的时候的确是有些动怒。

反正他这一次来山东巡视,其中有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要在山东推广儒家新学。

如今的大明王朝需要的是精通儒家新学的新型人才,而不是像曲阜孔氏这样,除了读书博取功名,然后就只会侵吞平民百姓田产的腐儒。

“你带好这些卷宗,立刻随我去一趟曲阜。”朱瀚对宋廉说道。

“下官遵命殿下。”宋廉心中隐隐有一股畅快的感觉!

终于可以有一个人来整治这些为非作歹的孔家人了啊。

朱瀚在海州仅仅待了两天,之后就把英王侧妃刘三娘等人留在了海洲,然后自己带着宋廉等一行官员沿着官道向西去往曲阜。

朱瀚率领的一行人经过三天后,终于是抵达了曲阜城。

曲阜的当地官员又是一番迎接。

不过朱瀚并没有什么心情跟他们多说废话。

立刻就派人把所有关于孔家的卷宗,包括户籍田产图册通通给要了过来。

不仅如此,朱瀚还命人在曲阜城内外张贴告示。

只要是有人状告孔氏侵吞田产、殴打人命、逼良为娼或强抢民女等行为的,一概直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