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七百零三章 第三批留学生....回国!(2/5)

作者:新手钓鱼人
及留学生有5000多人,上世纪50年代归国的有1200人,他们中学习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的约占60%。

第一批科学家回国的时间是在50年的8月31日,当时傅鹰、金荫昌、陆光达、叶笃正、鲍文奎、庄逢甘、余国琮等128位留学生乘坐威尔逊号回到了华夏。

在接下来的一年时间里,有1000位左右的科学家回到国内,当时他们主要是乘坐“克里夫兰号”“戈登号”“威尔逊号”回来的。

在回来的途中,每艘船上都发生了很多故事。

而这两批海对面回国的留学生,便是早期华夏归来的全部主力军。

剩下那些在海对面的科学家有些是因为和对岸有牵连不敢回国,有些是正在读书(比如说大二大三那种)尚未具备报国的能力。

有些是迟疑观望犹豫不定,还有的则是一点儿回国的想法都没有。

总而言之。

无论他们究竟抱着何种想法,在原本历史中他们确实都留在了海对面。

但是.....

如今在徐云的努力下,第三批回国的留学生出现了。

“当然了,小徐。”

钱秉穹看徐云沉默不语,便又继续介绍起了名单上的情况:

“虽然这批留学生的人数不算很多,但质量却要比之前的任何批次都要高不少,各个都是精英。”

“在这109人中,只有35人是刚毕业的大学生或者普通科研人员,剩下的74人都拥有副教授或者研究员以上的职称。”

这一次。

徐云的眼中总算露出了明显的惊讶之色。

我去.....

这么多副教授学者?

这啥情况?

众所周知。

不同于华夏的职称体系,海对面教研领域主要分两大系统。

一个是终身系统,英文叫做tenure-track ositions。

一个是非终身系统,也就是non-tenure-track ositions。

其中教职人员隶属的是终身系统,称呼是美式**制,也就是助理教授、副教授、教授。

研究员则是非终身系统,简单说就是过几年要签一次合同,如果觉得你实力不行那就不签了。

具体分成副研究员...也叫助理研究员、研究员以及资深研究员。

换而言之。

华夏的教授=正研究员=正高,副教授=副研究员=副高。

而海对面则是教授=资深研究员,副教授=研究员。

所以钱秉穹话里的副教授和研究员属于同一个档位职称,可以理解成这批回国的人员中有74人是副高及以上水准。

要知道。

海对面的教授评级其实是非常困难的,场内副教授场外资深研究员的大有人在——因为研究员是非终身制。

更别说华夏人在海对面先天就要被用有色眼镜看待,很多能够成为副教授的华夏人能力上其实丝毫不逊色于白人教授。

这74位副教授别说华夏了,哪怕对于海对面来说,都属于很难割舍的人才。

只是令徐云有些费解的是.....

这次为啥会有这么多顶尖人才回国哩?

那篇论文虽然影响力非凡,但徐云原以为能拉回来五六十人、其中有30%是副教授都算难得了。

如今在还对的华夏副教授就400多号人,20个回来一个的比例说不定都有点高呢——因为愿意回来的学者基本上都在前两拨回国了。

徐云这次的目标主要是那些错过了前两批机会...也就是此前提到的那些回国潮时正在读大学或者研究生的同胞,这部分人如今能混个助教都很不错了。

而就在徐云一脸惊诧的时候。

钱秉穹又继续介绍起了情况:

“小徐,这74位副教授及以上的学者中,还有很多人都获得过世界级的科研荣誉。”

“比如说如今世界上最知名的微分几何数学家陈省身先生,另外还有一直和我们关系很密切的李耀滋教授.....”

“对了,老钱,你的堂妹钱方琳和她的丈夫也在回国的名单中呢。”

听到钱方琳的名字,不久前还给李觉指点了日历的钱五师顿时一怔:

“哦?方琳也回来了?”

过去这段时间他一直在带队研究项目,所以确实没关心这方面的消息:

“奇怪了,她怎么会同意回国的?”

说起钱五师的堂亲表亲,很多人多半都会想到钱学榘——因为钱学榘生了个叫做钱永健的儿子。

不过鲜少有人知晓。

钱五师还有一个堂妹,名字叫做钱方琳。

钱方琳也是在海对面的留学生,不过她并没有像钱五师还有钱学榘那样走空气动力学的路,而是学习的医疗护理。

更关键的是。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