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626章 赑屃(2/3)

作者:黎照临
东南方向,有一大将陨落。朱元璋一瞪眼,说谁呀?他摇摇头,说算不出来是谁。然后后来得知,东南方向,有一个大将叫胡深,死了。朱元璋得到消息,一拍大腿,诶呀我去,刘伯温真厉害!牛逼!”

“呵。”

王小六儿笑了起来,手戳着桌面,继续说道,“但问题是,这事儿本身就挺值得商榷的,当时那个时代,战事胶着,东南方向,基本上天天都有人打仗,哪天不死个几千上万的,要非找出一个,难么?那不是带着答案找问题么?要这也算能掐会算,那我一样会算,我随便路上拉一个人,然后跟他说,我算你妈肯定是个女的,你说我算的准不准?然后我再算,我说明天全国范围内,肯定有人中彩票,你说准不准?”

王小六儿撇着嘴,作不屑状,“国人对历史的了解,绝大多数人,连基本的常识都不具备,绝大多数人所了解的历史,都不是真正的历史,而是文学上的历史,譬如说,你提起隋唐,就说李元霸,你提起杨家将,就想起穆桂英,实际上,这些人虽然在老百姓心中形象鲜明,但实际上,根本历史上就没有这个人。但因为你率先接触的到的是那么个形象,那么个形象,就先入为主,越传越神。这刘伯温,也是同样的道理。”

“那不是啊!”

黄瘸子似乎是刘伯温的忠实粉丝,直了直身子,“刘伯温要不是能掐会算,那咋能写下《烧饼歌》呢,《烧饼歌》那可是跟《推背图》齐名的东西,没点儿真本事,能写出这样的著作来?”

王小六儿一撇嘴,悠悠地看了黄瘸子一眼,“《烧饼歌》,传说是刘伯温写的,那问题是,《烧饼歌》真的是刘伯温写的么?”

黄瘸子一愣,“这话啥意思呢?”

“据我所知,从建国以后,历史研究发现,现在我们所知道的《烧饼歌》,最早出现于1915年,也就是说,民国初期的时候,烧饼歌才真的出现,而在这之前,明清两朝的史料,甚至野史戏剧当中,都完全没有出现过《烧饼歌》这个东西。这么说吧,从现有的资料来看,《烧饼歌》,基本上就是民国时候忽然跳出来的,这东西的出现,毫无预兆,因而极有可能就是后人托刘伯温的名字,为当时的活动造势用的。当初的时候,元末农民起义的时候,起义军不也自己刻了一个独眼石人沉入黄河么?头半夜埋,后半夜挖出来,然后让大家看,大家凑近了一看,发现那独眼石人上有两句话:莫道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那不就是为了造势玩儿的小手段么?不管后来这事儿成还是不成,反正,整活儿这块儿绝对不能马虎了。一样的道理。”

“嗯,你要这么说,嗯……”

黄瘸子眨巴眨巴眼睛,低头泛起了嘀咕,“这玩意儿,咋说呢……”

王小六儿看黄瘸子如此,不由得笑了起来,“咋的呢,您对刘伯温有啥情节啊?”

“啊……”

黄瘸子有些支支吾吾,“其实,也没啥,就是,我当年学艺的时候,俺们师父说了,俺们这一行儿,拜刘伯温为祖师,那是我们的祖师爷啊!”

“啊……”

王小六儿眨巴眨巴眼睛,“那我倒是不知道,这么一说,还有点儿冒犯了。”

“不过,这也不一定的事情,说相声的还拜东方朔呢,这东西确实也不好说。”

“可不是怎的。”

王小六儿说着,跟黄瘸子碰了一下杯子,然后又说,“话扯远了,您之前说,您见过石龟能动,啥情况?”

“也没啥,就是,我们那里,有个古庙,庙里在一个天然的大石头上,有个赑屃,那个赑屃,挺大,但是看造型,像一个老鳖似的,就是长了龙头,有獠牙,当时那石鳖的背上,戳着一个石碑。那年间,我还小呢,有一年我跟着家里的长辈出去牵羊,就是出去干活儿,那时候赶上不知道怎么的了,天就大旱,不下去,诶呀,可严重了。”

黄瘸子咂吧咂吧嘴儿,然后继续说道,“那时候没见过那么旱的,大江都要干了,吃饭都是问题,后来当地的人就请来人,给看,然后又祭河神,又这个,又那个的,也没啥用,就是不下雨。然后咱们一长辈,当时在庙里借宿,晚上的时候,就感觉不对,当时我们也不没看出有什么,他老人家怎么看出不对的,也不清楚,他就一直看那个石头上的石龟,然后对我们两个小孩儿说,晚上的时候,你们俩小子,光屁股涂上黑泥,爬那个石头上去看看,看看那石头上趴着那个大王八肚子底下是不是有水。我们一听,当时就懵了,心说怎么可能呢,这地面儿都晒裂了,石头上还能有水?但是大人说了,我们也不敢不听,所以我们就脱了衣服,把身上裹满了泥巴,上去了,那石头挺不好爬,但我们手底下,不也有两下子么,很快就上去了,上去以后,过去一摸,好家伙,那石龟的肚子底下,凉飕飕的,一摸,一把,都是水!然后我们当时就惊了,心说,呀,这石龟底下咋还有水呢?然后我们就提溜着灯,一照,这才看出来,那大石龟的身上,呼呼地,正冒汗呢,就那壳子底下的身子,一层水珠儿。就跟蒸桑拿似的。”

黄瘸子憋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