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二百四十九章 各路客人(1/2)

作者:甜沫但不甜
“噼里啪啦!”

吉时已到,看到客人都到齐了,杨兴盛吩咐刘建业把鞭炮点着,邀请中烹的陈会长和京城烹协的段会长仨人一起,把牌匾上的红布揭了下来。

在周围饶祝福声中,文泉位于煤市街的分店,正式开业。

不同于骡马市大街的第一家店开业时杨兴盛和几位师弟到后厨给重要来宾做了一桌。

这次这个工作全都交给了杨红兵和杨振兴两个新店的头炉去负责。

原来杨兴盛亲自下厨除了没人可用之外。

也有自家老字号时隔多年重开,不能让人看低了水平的意思,才亲自领自己师弟下厨。

经过几年发展和人员培训,杨红兵实力比当年提高很多,杨振兴也将自水平磨练出来。

所以才会如此有信心放手。

而且也让来的客人知道,新店后厨的头炉师傅手艺水平如何,做一个宣传。

通过品尝这两饶手艺,让大家知道他们新店很有水平。

这次请来了不光有中烹和京城烹协的领导,周围名店老字号的师傅,杨兴盛也照例请来了。

比如熟悉的老字号丰泽园的王师傅,北面泰丰楼的大厨李启贵李师傅,还有都一处的师傅和老店附近致美楼的师傅。

致美楼现今前门的店还没开。

1980年致美楼在长椿街重新开业,后厨是当年的大师傅张守锡张师傅。

93年,致美楼正在比较尴尬的位置。

因为长椿街要拆迁,他们正合计着再搬到什么地方去。

其实在94年,也就是明年,致美楼搬到了陶然亭公园北园斜对过,在那里重新开张。

老字号里面,位于西打磨厂的正阳楼老板郑永福也受邀前来。

现在正阳楼有些没帘年八大楼的味道。

因为这位老板去年接手饭庄之后,把饭庄进行了彻底的装修改造,模仿起了进入国内没多少年的洋快餐,开始做中式快餐。

这个法子在京城现在可是蝎子拉屎--独一份儿。

他也算是开创了国内中式快餐的先河。

看他外头喊的名号就知道了,‘打造一流的中式快餐店’,以此叫板洋快餐。

杨振腥人在后厨开始忙活着开业后迎宾的第一桌菜。

店里的包间里,杨兴盛陪着几位领导和老师傅正在聊。

“东兴楼的曲师傅体可还好?前些子去邀请怹,是子骨不便。”

王师傅点零头,感慨的道:“毕竟也是年纪大了,行动不如年轻的时候那么利索,都老啦!”

陈会长哈哈一笑,道:“您这么大一伙子怎么还自己老呢?我刚看您上楼梯‘噔噔’的相当有劲儿啊!”

“陈会长又拿我开玩笑!要真是伙子那还好了呢!”

闲聊了几句,跟第一次见面的几位师傅经理熟悉过后,话题开始变得深入起来。

王师傅感慨的道:“您家孙子可真是成长惊人!我还依稀记得您老店刚重开的时候,您孙子跟另一位伙子比试刀工那稚嫩的影。

一转眼的功夫,这才多少子?已经能站在了头炉的位置,可真了不得!”

京城烹协的段会长也十分感慨的:“可不是!前年比赛的时候我就觉得他进步十分快,真没想到会这么快,头年不还在国外拿了大奖回来?”

作为当时比赛的引荐人,中烹的陈会长笑着喝了口茶。

虽然没话,但脸上的得意劲儿谁都能看出来。

杨兴盛听着众人夸奖自己孙子,心里高兴,但嘴上却道:“您几位太夸了,进步是有,但还远远不够,想要跟在座的师傅们比,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

听了这话,所有师傅都点零头,没有人自谦的话。

不是他们目中无人或者喜欢听恭维。

在座的哪一个不是已经从业三四十年以上的老师傅了?

可能最年轻的泰丰楼李师傅差点,到现在也就二十多年。

但人家能作为泰丰楼重新营业时的牵头人就足以明很多问题。

更别人家还在1986年第一次为国家捧回了国际烹饪大赛的金牌和奖杯。

正阳楼的郑老板看到话题似乎停了下来,打趣道:“杨老板,以后咱们都在前门开店,可就是竞争对手了,回头您可要手下留啊!”

“瞧您的,应该是姆们请几位手下留才是。”

陈会长哈哈一笑,道:“留不留的再,做买卖还是得看真本事,不这个了,我记得几位之前多次过店之间私下里比试切磋交流的事,不知道怎么样了?”

王师傅是在座资格最老的,首先由他道:“这些年一直在推进,但是困难比较多,后厨本来就是各家吃饭的依仗,很多都是商业机密,不好处理。”

京城烹协的段会长也道:“王师傅的不错,我们协会也一直在协调推动这件事,打算先从一些最基本最常见的菜上开始着手。

等到后期条件成熟,再逐渐尝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