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245章 倭人的请求(2/3)

作者:木子蓝色
本来如果只是唐商来买买买,这倒也能增加货币流通量,提升物价的。可问题是,唐商的买买买,可不是拿着钱买。

唐商是载着丝绸瓷器茶叶甚至是糖铁酒布盐,反正唐商船上随便载来的货物,都是倭人想要的,都比倭国自产的强上许多。

而倭国本身并没有什么东西是唐商看的上的,能让唐商看的上的,也就是倭奴、倭铜、倭金倭银这些了。

其它的还真没人稀罕。

所以唐船过来后,倭人过来交易,要么用那几样东西换,要么你拿铜钱来换,但问题是本身就缺钱啊。

所以最后倭国除了用那些资源易货外,连那不多的一点铜钱货币储量,也总是在不断的外流出去。

有时倭人实在拿不出东西来买货了,一些唐船也不可能再把东西载回去,于是有啥买啥,也买点走,但下次就不愿意再来了。

倭国上下也看到了这个问题,却没法解决。

贸易尽是逆差,而且越来越大。

光靠着金银铜来支付逆差,不是长久之计啊。

更别说,现在钱荒的问题是越来越严重,钱荒还导致私钱开始泛滥,同时劣币驱逐良币等情况,倭人已经开始以物易物了。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倭国现在打压本土的神道教,极度崇佛,这就导致了佛教用的铜像铜器等制造需求大增,本就不多的那点铜钱,还老被人偷偷的毁了铸铜器,倒手就能大赚一笔。

“我建议。”

“只是建议啊。”

秦俊端着茶杯,缓缓的说道,“钱荒就是钱太少了,所以得加大铸币,铸币需要铜料,所以要增加铜矿的开采。”

“只要铜料足够,我们秦家的铸币厂一年铸个几百万贯钱给你们都不是问题的,但是若说在倭国建铸币厂,现在条件还不太合适。”

“公子,如果把铸币厂建在铜场,也能节省很多运输等成本啊。”僧旻道。

秦俊只是摇头,“我们秦家铸币厂一年能铸出几百万贯钱来,可不是传统的铸法,那是有许多新型秘法的,要迁来倭国建厂很麻烦,反正倭国和吕宋也相隔不远,通过大海航运,往来也顶多十天时间而已。”

“只要你们提供更多的铜料给我们,铜钱不是问题。”

中臣镰足无奈道,“可铜山开采要耗费大量人力,如今我们已经开采了这么多铜山,产量实在是难以提升了。”

唐船带来的唐货,样样都好。

倭国上下人人都喜欢唐货,可问题是现在越来越买不起了,甚至已经有人提出要禁海禁贸易,他们担心再这样贸易下去,到时倭国金山银山铜山都要开挖光了,国家和百姓都要穷困,所有的财富都要让唐人赚走。

所以只能禁海禁商。

但中臣镰足等都认为,禁海禁商只能算是一种最没办法的办法,要想发展,还得贸易。尤其是现在的这种唐倭贸易,为倭国朝廷其实是带来了巨大的税收的。

倭国现在对香料、茶叶等各种奢侈商品,都征收重税。

比如说一担绿茶原本是二十贯钱,倭国直接就加征五十贯一担的关税,其它的丝绸啊糖、酒、纸等等都是如此。

重税。

另一方面,倭国现在经济主要靠采矿,采矿也征收重课,采出来就要征两成矿课。然后出口的时候,还要再征一笔重税。

再加上贸易兴起的诸港里的工商业,征收的各种市税交易税等,为倭国带来了重要的财政收入,可以说,倭国现在财政就靠着学大唐征收的盐酒茶矿糖等专税,加上关税、工商税这些了。

若是禁海,估计倭国财政马上就要破产,改革也就难以继续下去了。

更别说,现在倭国搞贸易,挖矿这些赚钱的,也都是王室和那些贵族豪族们,谁舍的这笔丰厚的收入?

一旦禁海,到时矿挖出来卖给谁?

现在百姓还能卖点海带菜啊、盐鱼啊之类的土产出去,禁海后这些也是卖不出去的。

秦俊并不同意到倭国来建铸币厂,更别说跟倭人合资建厂了,但也没把话说死,只说回吕宋后会跟父亲禀报此事。

他还是提出多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